○何康红
晚上6点半,吃过晚饭的贾会迅照例来到单位,给白天没有结束的工作收尾,筹划股室下一步工作。他面前的办公桌和身后的小柜上满是需要复核的材料和档案。“白天来往人多,晚上静下来能好好捋捋思路,效率高。”贾会迅说。
今年46岁的贾会迅是绰尔森工公司森林资源管理处森林调查规划设计股股长。1997年贾会迅从海拉尔煤炭工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分配到绰尔森工公司森林资源管理处后,从一名微机员到森林调查技术员再到森林调查规划设计股股长,工作20多年间,他深学悟透森林资源管理政策,精学善用业务知识,立足岗位奉献担当,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深耕细作,成为森林资源管理战线在行、懂行、内行的技术骨干。
用规程指导实践,他是认真仔细的把关人
“这样就烘干了,应该行了!”“这样不行,必须按规范的操作流程,还得称量,看两次称量质量之差是否在规定范围!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就四次!”这是实验室里,一名职工和贾会迅的对话。
2021年8月,森工集团启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这项工作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好?对林区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森工集团举办了培训班,但要把规程落到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在实践中尝试,把握好普查对象和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空间数据要求等等。贾会迅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对外业调查样地中采集的灌木、草本、枯落物、腐殖质、枯倒木样品进行烘干处理。对规程理解不透的同事,贾会迅耐心解释,严格要求大家。
摆弄惯了木头的人,现在要和枯落物、腐殖质等易燃物打交道,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习惯。为了完成好这项任务,贾会迅在操作程序上出主意想办法。他告诉大家别怕麻烦,每次进入烘干箱时,要标记好数据,把记录标签粘贴在盘子里,避免标签干燥后掉落。每次入箱数量控制在16盘,进出烘箱要一一对应保证样品不缺失、数据不出错。在他的倡导下,大家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烘干规范化操作,逐渐把工作捋顺。“无论你抽检哪件样品,我们都不怕检、不怕验!”在所有工作收尾后,贾会迅自信满满地说。这项工作最终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好评。贾会迅和同事们实现了“一定要把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办好”的心愿。
数据过手不出错,严谨认真把关人。熟悉贾会迅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在去年开展的森林火灾火险普查等特殊工作中还是常规开展的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等调查设计工作中,这些年来,贾会迅对各类调查文件严格把关,过手的每一份调查设计书、作业书,他都按照相关要求逐一复核,一个个小班、一份份文件检索、核对,确认无误、合规后再呈交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确保数据可靠、准确。这些年,经他手复核的材料,几乎无一差错,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赖。
用科技推动发展,他是操作运用的带头人
从外业GPS的运用,到内业Ar cGi s地理信息系统和内蒙古大兴安岭经营作业设计系统的使用,对林业森调人来说都是较大的技术挑战,经历了这些技术变革的贾会迅不仅是科技运用的使用者更是推动者。
“GPS的应用推行起来难度最大,当时真怕半途而废。”说起当年使用GPS的情况,贾会迅仍印象深刻。
早期从事森林调查都使用罗盘、测绳和标杆。罗盘定向、测绳测距、标杆看点,需要人员多,消耗体力大,测量准确性不高。上山调查,背着这些器具还消耗体力。
2010年,森工集团开始在林区森林调查中推广手持GPS应用。贾会迅认真研读说明书,一页一页看,一项一项练。在单位举办的培训班上授课,去实地指导操作应用。当时,林区人对智能设备还非常陌生。让大家用这个“高科技”,很多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不会输入数据,不会找点定坐标,对操作产生厌烦情绪,还有的职工怀疑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抵触情绪非常大,常常抱怨。为让这个新技术推广开来,贾会迅手把手地教大家使用方法,哪个小队在现地弄不明白,他就去现地教,一个一个小队来回跑。他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帮助大家渐渐掌握了操作技术。
有了这次“智能化”的应用,在随后的办公软件更新上大家都有了积极认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2012年,森林资源调查办公软件开始使用Ar cGi s地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彻底改变森林调查内业手工绘制图纸、记录数据等原始方法。当时,网上查不到这方面的相关资料,每个单位对模板的要求不一样。在林区参加完培训班后,贾会迅先学先用,又结合公司实际,自己研究制作了绘图模板。
刚开始应用Ar cGi s制图时,别说操作电脑,很多人甚至连电脑都没摸过,更没有上机打过字。为了让大家熟悉操作系统,顺利绘制电子平面图、录材料,单位利用当地学校的电脑室办培训班,贾会迅从打字、识图、录入数据,手把手地教大家。单位职工“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有的职工头一天教会了,第二天又忘了,有的职工用了一次,第二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又不知怎么弄了。贾会迅又开始从头耐心细致地讲。说起这段经历,大家都说:“亏了贾会迅有个好脾气,不然可真能把人‘愁死’。”
只有贾会迅知道,这“好脾气”可不是天生的,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你要是着急,他们就更急了。要让大家学扎实、记扎实,就得一步一步慢慢熟练。”贾会迅说。
用责任挑起重担,他是不着家的“单位”人
“你快‘卖’给单位了!”贾会迅的妻子跟他开玩笑说。
森调工作需要内外业工作的配合协作。外业小队出去一天,往往不黑天不收工。等他们回到单位时经常是下班的时间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出外业,内业员要连夜把作业小班区划图、小班标牌等做好,好配合外业员第二天的工作。过去,公司每年需要交出森林资源调查设计数百份,微机室人手少,贾会迅就自己到单位加班打印、整理。遇到年终进行资源统计分析时,他更是没黑没白地“连轴转”。
这些年,经过坚持不懈的专研,贾会迅成为专业性的“行家里手”。不仅自己股室的工作需要他全盘把握,其他股室缺人手,他也第一个去帮忙。每每工作中遇到了难点,只要找到他,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时,公司其他工作需要资源部门协助的,领导们首先想到的也是他。同事们笑称他是“丢不了”的人。
虽然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常常几项工作同时摆在案头,但面对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期待,贾会迅再忙也毫无怨言,一心扑在工作上。
贾会迅工作起来就忘了时间,妻子早就对他的加班加点习以为常,默默承担起家中所有事物。2020年,贾会迅被确诊为颈椎病。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给他买来一台颈椎按摩椅。颈椎、腰部不舒服的时候,贾会迅就按摩一下,然后继续工作。
事业需要奉献精神,群众需要榜样引领。贾会迅不仅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其他脏活累活他也抢着干。同时,作为支部的党小组长,他还认真组织开展党内各项活动,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贾会迅表示,他将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