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园林工人,这让我感到十分光荣。特别是看到精心侍弄的花草引来居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我的付出是值得的。也许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正欣赏的花卉是我栽种的,脚下平整的草坪是我修剪的,但这却成为我工作的最大动力。”面对笔者的采访,王伟如是说。
王伟是莫尔道嘎林业局营林处园林队的园林工。多年来,他作为默默奉献的播绿人,为莫尔道嘎地区打造成旅游名镇做出了贡献。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年他被森工集团(林管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老资格”的园林工
在园林工人中,46岁的王伟算年轻的。 2011年,他被调到了园林队,和其他园林工人一同肩负着局址各单位、街道、居民小区、广场的绿化美化及旅游景区的景点建设任务。虽然从事园林工作不算久,但他做出的成绩被称为园林工中的“老资格”。
7月4上午10时,太阳如火球般炙烤着大地,室外气温已经高至35摄氏度。笔者来到相约的地点时,王伟和同事正在用割草机平整草坪,他们已经顶着烈日工作了近两个小时。
“这个季节草长得快,草长得过高就会影响整体环境美观。旅游季已经到了,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舒心的环境,我们得尽快将所有草坪修整好。”干了一会,王伟放下笨重的割草机,缓缓地坐在一旁的石阶上,半天不敢弯腰。他说:“机器要休息,人也乘机休息下。”
王伟说:“园林队日常维护局址草坪面积达5.6万平方米,这是他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
说到“老资格”这个词,这个憨厚的老党员有些羞赧:“那是同事们的笑称,不足当真的。”经不住笔者的一再询问,王伟一抹额头细密的汗珠,指向广场和街道两侧那些颇具林区特色的实木花架:“那是我和同事们一起想出的点子。冬天的时候,咱们家乡一片白雪覆盖。我们就琢磨着如何将家乡装扮的更美。为此,我们精心挑选、购进大批布艺仿真花卉,摆放在具有林区特色的实木花架中。现在,这已经成为咱们镇的一大特色。从此以后,大家就一直称我为‘老资格’。”
花木的“监护人”
草坪平整完,就是园林的养护工作。王伟说:“园林工的工作不仅仅是栽花种树这么简单,还要定期浇灌、修剪树木、预防季节性病虫害等,花草树木就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照料。”
“护理花卉是最需要耐心与细心的工作,夏天天气干燥的时候,就需要经常给花浇水,确保有充足的水分,这样花才开得才鲜亮。”他说一边说着一边和同事们用拉来的水仔细浇灌绿星文化广场的各色花卉。
“我们默默付出是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最大的愿望就是人们能够喜欢并爱护这些花草树木。”王伟说。街边的不少树木、花卉都是他们园林工亲手栽种,看着这些树木越长越高大、花卉越来越靓丽,引来居民与游人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时,就像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引来众人的艳羡一样让他无比骄傲。
共产党员的挚爱
“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以来,绿化面积增加,美化标准提升,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虽然王伟表示他“撑得住”,但按时下班几乎成为“奢望”。
王伟说:“和林业局每个奋斗在“十个全覆盖”攻坚战场上的同事一样,加班加点并非硬性规定,只是一天不将工程完成,不能让家乡人早日搭上‘十个全覆盖’幸福专车,心里就不舒服。这是我工作应尽的本分,我觉得这种美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遵守,即使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园林工!”
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王伟干工作不只是尽本分。营林处主任金世昌介绍,每年自2月份起,王伟就主动实行“5+2白加黑”的工作时间表。春季气温异常,为防止花苗遭受冻害,他主动提出值班,在大棚内点烧炉子,提高棚内温度,保证幼苗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去年夏季,森林小火车沿线“红豆坡”景点植被恢复工作中,王伟经过实地调查、科学分析后,提出在保留底土和腐殖质层的情况下,采取“间苗式”的移植方式,提高了植被恢复的成活率,与同事们一起成功移植红豆秧苗3000余平方米。
如今,46岁的王伟仍坚守在一线岗位,他的家人认为园林工的工作太累,多次劝他调到别的岗位。对此王伟总是说:“和这些精细侍弄过的花草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会一直干到退休。”(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