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来到乌尔旗汉林业局西日特其林场“十个全覆盖”劳动现场,林场采伐工孙国祥正和工人们一起修北斗山下的旅游栈道。利用休息的时间,我与他攀谈起来。
孙国祥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西日特其林场生产一线工作。对去年乌尔旗汉林业局启动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工作以来,整个冬季抚育伐生产作业情况,他如数家珍。他说,森林可持续经营生产是停伐后新的一种经营模式,为了能够适应新要求,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手册》、《森林法》、《抚育伐生产作业规程》等知识,懂得了通过森林抚育采伐可以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森林生产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等相关知识。
多年来,他在采伐作业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做到采劣留优,保护好母幼树。有一年,他在冬采伐作业时,右脚不慎被松木枝丫砸伤,伤口红肿很长时间未能愈合。尽管如此他依然带伤坚持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趟着没膝的积雪,抱着30多斤重的油锯,顶风冒雪工作。有时脸和手冻伤了,他就涂上冻伤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采伐生产任务。
去年12月份森林持续经营生产作业时,气温寒冷、雪大,给木材生产带来一定难度,他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为了降低伐根,他和助手每采一棵树前,都要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清理干净,打好安全道。由于劳动强度过大,棉衣棉裤被汗水湿透,冻得僵硬,走路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晚间收工时,累得腰酸背痛,躺在床上就不想起来。夜里常常辗转难眠不能入睡。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耽误第二天的正常出勤。当他看到一车车木材下山时,似乎忘掉了经历的苦和累,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笔者从西日特其林场的领导和职工那里了解到,孙国祥从事采伐工作的25年中,累计完成采伐量16万立方米。在工队开展以生态建设为先的“降成本、压费用、强管理、保安全、增效益”竞赛活动中,同其他职工一道开展政治、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特别是在去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生产中,他以安全、低耗、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完成了生产任务,保证了伐区作业质量,以精湛的生产作业技术,得到了领导、职工和同行们的充分认可。
孙国祥不仅工作扎实,技术过硬,还热爱集体,团结同志。有时工队打烧柴的油锯坏了,晚上没有烧柴,他不顾一天的工作劳累,走上一两公里的山路,到伐区背回自己的采伐油锯,为工队打烧柴。遇到大风和雪天,采伐不能正常出勤,他总是帮助队友修锯,或是帮助食堂劈烧柴,要不就是替工友们缝缝补补。
这两年,他冬季从事采伐生产,夏季从事“十个全覆盖”劳动。他和大家一道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双手磨出了血泡和老茧,却依然无怨无悔。
笔者问他对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爽朗地说:“我干采伐作业干惯了,希望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工作能成功,那样我还能发挥特长给林业局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