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记者 赵兴祖
近日,2022年4月“呼伦贝尔好人榜”名单发布,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职工包永琦荣获“孝老爱亲”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包永琦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用坚守扛起一个男人对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兑现相爱一生誓言”的感人故事。
不幸:命运弄人妻患重病
1998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包永琦第一次见到妻子郭子燕,就对这位美丽大方、性格活泼开朗的女生深深吸引,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2000年,他们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包永琦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向妻子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爱一生、永不分离”的誓言。2003年,女儿的出生,使幸福的家庭变得更加温馨。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的一天,郭子燕突然感到晕眩随即失去了意识。包永琦背着妻子赶到得耳布尔中心卫生院检查,但因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加之妻子情况危急,大夫建议立即转院治疗。
包永琦带着妻子先后辗转根河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经医生检查,妻子发病原因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做开颅手术。手术前,主治大夫告诉包永琦,病人的情况很危险,手术只能保住性命,术后无法恢复到正常人状态,有可能成为植物人,要做好心理准备。
听了大夫的话,恐惧、焦灼、心痛……孤独无助的包永琦瞬间感到双腿发软,大脑一片空白。他沉默片刻,坚定地对大夫说:“无论如何,我绝不放弃她。”
令人欣慰的是,手术很成功,包永琦的妻子脱离了危险,但妻子从此瘫痪在床,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意识。
不弃:寸步不离悉心照料
梳洗、按摩、做饭、喂饭……从妻子瘫痪卧床的那天起,包永琦悉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管妻子要靠插尿管、胃管、气管插管才能维持生命,但包永琦对妻子有信心,他坚信妻子一定会好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给妻子按摩的过程中,包永琦发现妻子的手指有轻微的抖动,这是她患病后做出的第一个“反应”,这让包永琦喜极而泣,看到了希望。
从那以后,包永琦四处求医问药,义无反顾地背起妻子,跑遍了省内省外大大小小的医院,治疗的艰辛可想而知。很多亲戚朋友都劝包永琦别背这么大的“包袱”,高昂的医疗费用是他负担不了的,更何况这种病好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别把钱都打了水漂。包永琦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她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尽最大努力治疗。”
康复是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包永琦坚持每天为妻子擦洗身体,让妻子保持身体清洁,免受褥疮之痛。妻子以前爱运动,居住在楼房的包永琦又买了一个带院子的平房,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抱妻子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用轮椅推着妻子散步,和妻子聊天、讲笑话,让妻子保持好心情。
经过多方医治和包永琦的精心照料,妻子郭子燕的手脚肌肉没有一点萎缩,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身上的三根管子相继都拔掉了,意识也逐渐恢复,能够用鼻子呼吸、用嘴吃流食,眼神有了交流,手也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10年,3650个日日夜夜,包永琦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用爱和乐观感染着妻子。爱是缘分,更是责任,包永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兑现对妻子许下的爱的誓言。
不悔:患难与共相扶到老
妻子生病时,他们唯一的女儿才9岁,女儿拉着病床上妈妈的手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起来跟我玩?”那一刻,包永琦的心都碎了,只是安慰女儿妈妈累了,睡着了。由于双方父母身体不好,无力帮忙照看,包永琦白天上班,接送女儿,中午和晚上抽空做饭、洗衣、收拾屋子,还要一边照顾妻子,一边辅导女儿做功课,照看双方老人,独自承担起家里家外的全部。
多年来,包永琦对女儿始终充满愧疚,由于一心照顾妻子,缺乏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但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对妻子的不离不弃,成为对女儿最好的教育。女儿深知父亲的不易,从小就格外懂事,学习上更加刻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
花开无声,却情满襟怀;命运无情,却爱盈天下。2021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北电力大学。包永琦拿着女儿的入学通知书给妻子看,含着泪说:“看,咱闺女多争气!”那一刻,病床上的郭子燕目不转睛地看着,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泛起了泪花。
如今,包永琦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高血脂、腰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等疾病。有人曾问他,如此付出后悔过吗?不惑之年的包永琦说:“不后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选择救妻子,因为,那是我的爱人,我女儿的妈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