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3岁的鲍海光,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满归林业局河西林场职工,自1992年到273瞭望塔从事瞭望工作,从此,就把自己的人生与林海广袤的绿色紧密相连,用责任和热爱默默守护着大森林的安全。
273瞭望塔位于高地林场生态功能区23支,距局址66公里,海拔1072米,担负着瞭望塔周边12个林班约5-6平方公里的防火瞭望监测任务,同时还可瞭望到北至阿木尔和图强林业局、东南至呼中、西至高地林场,直线约20公里的距离,防火位置十分重要。每年进入春季防火期,鲍海光就远离亲人,开始驻守在这座塔上,坚守岗位长达半年以上。
每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瞭望四周山林,随时向林业局防火指挥中心传递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报告林内各种动态。凭着认真学习的钻劲,加之多年实践的摸索、提炼,使他对视野内的山山水水都了如指掌,还总结出了一套如何根据林间烟色来瞭望监测火情的经验,能够准确报告出烟点的坐标位置,瞭望区的道路、场点,以及责任区的烟点,从未能逃脱过他的“火眼金睛”。2015年夏天,他在塔上巡视时,发现正南方向有烟柱,这一信号让他迅速作出判断:“起火了!”他确定位置在52林班处,立刻用对讲机向局防火指挥部报告。指挥部迅速组织扑火队出动扑救,火情在第一时间内全部扑灭。在他从事瞭望员期间,准确发现报告各种火情火险、参与森林火灾的扑救数十起,以准确无误的上传下达,在保护森林资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陋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使他面临着别样的考验。一座不足10平方米的简易房,一张冷板床、几个塑料桶、一个简易的炉灶,没有取暖设备,水源短缺,工作单调,生活寂寞,是守塔人工作生活真实的写照。但就是在这里,鲍海光坚守了24年。从山下通往瞭望台只有一条野草丛生的羊肠小道,米菜等用品都要靠肩扛手提走20多里山路运上来,连生活用水都要下到两公里远的小河沟里去背,崎岖陡峭的山路,空手走都得歇几次,何况背着重重的一桶水来回走上4、5个小时,而且背一次水,省着吃两天都不太够,所以他连饮用水都要控制总量。初春和深秋季节,即便是穿上厚重的棉大衣,也难以抵御冷风的侵袭,而且只能吃雪水,一吃就是一个多月;遇到五级风以上需全天候瞭望,只能啃干硬的馒头充饥,一天连口热乎水都喝不上;一旦发生山火,三五天甚至半个月昼夜不能下塔,天长日久,他落下了严重的风湿和胃病,一直都是吃药顶着,每天照常坚持瞭望,从没未请过病假。
而这些,都比不上他独自在深山老林中所遭受的生命威胁。除了防止被“草爬子”叮咬,还要防止凶猛野兽的袭击。一个秋天的傍晚,他正要从塔上下来,一只黑熊领着小熊袭击了山上的宿舍,把东西翻了个底朝天,把他的口粮也吃光了。他站在塔上一动也不敢动,直到第二天天亮了才下塔向领导汇报了此事。妻子知道后说这工作实在太危险了,一再劝说他换个岗位,但他觉得党员就要扎根一线爱岗敬业,对妻子说:“局里培养一个新的瞭望员不容易,我有经验了,还得干下去。”始终没有动摇守望大森林的决心。
2012年,鲍海光入了党,这让他的干劲更浓了。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他就暗下决心:“要牢记入党誓词,忠心跟党走,好好工作,处处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要带头做到,同样一件事情,要做得比别人更好。”也就是那一年,他得了动脉曲张,双腿浮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路都很费劲。妻子劝他下山去医院看看,可他执意不肯离开,仍坚持每天在塔上爬上爬下,一直到防火值班结束才到医院作了手术。大夫告诉他术后要注意休养不能长期站立,领导也让他多休息几个月再上山。可他知道人员紧缺,只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就重新回到了岗位上。妻子不放心他,请求跟随他到塔上同甘共苦,领导考虑到有利于增加防火责任心和减少防火开资,就把这座塔设为夫妻塔,他们共同守山上长达三年之久。
他深知,要更好地在岗位上发挥作用,没有一身过硬本领是不行的,于是善于学习成了他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参加不了支部的学习,他就把学习资料带到山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抄写党章,诵读党章,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坚持知行合一,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一心扑在瞭望工作上,照料家庭和孩子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瘦弱的妻子身上。年迈的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一个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而照顾哥哥的重担他只能扔给了妻子。多年来,儿子上学,他没能为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和妻子、儿子的生日都在防火期,他们一家人没一起过过一个团圆的生日,陪伴他的只有一摞厚厚的观测记录。
24年,鲍海光坚持“瞭望塔就是家,防火监测就是自己事业”的信念,默默坚守在高山一线守护绿色,用责任担当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把平凡简单的工作做好,曾5次因及时准确发现报告雷击火点被评为林业局先进防火标兵和优秀瞭望员。2016年,被评为林区“优秀共产党员”。当别人问他:“你把日子都放在山上过,长年累月一个人守在深山密林里,不觉得苦吗?”鲍海光憨厚地笑着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守护好山林就是我的责任,能守卫好这片绿色,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得!”(张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