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伊图里河林业局

陈志远
2021-07-09
1179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伊图里河林业局
法定代表人:吴宝山
企业性质:全民所有制
注册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木材、木制品销售;苗木生产销售。一般经营项目:种植业;珍珠岩露天天采;料石加工、销售。
办公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
传真:0470-7699127,邮政编码:022169。
林业局概况:伊图里河林业局始建于1953年,1992年森工集团(林管局)将温河生态功能区划拨伊图里河林业局,地域上由伊图里河林业局局址和温河生态功能区两部分组成,总经营面积为410657.00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932.8万立方米,森林面积343984.4公顷,森林蓄积3775.7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84.97%。局址位于大兴安岭腹地,行政隶属内蒙古牙克石市管辖,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经营面积为144750.00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79.2万立方米,森林面积132142.17公顷,森林蓄积1426.9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94.72%;温河生态功能区管理处行政隶属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管辖,为国家重点火险区,总经营面积为265907.00公顷,活立总蓄2453.6万立方米,森林面积211842.26公顷,森林蓄积2348.8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9.67%。伊局现有在岗职工1179人。企业下设职能部门22个,基层单位21个。现有党员634人。基层单位中有林场9个、其它基层单位12个。林业局下设党组织46个。
【治理及管理架构】
目前,伊图里河林业局正在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进一步理清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董事会
王连宽  董事长 
吴宝山  董事
刘传民  董事
禹洪文  董事
孙林才  职工董事
管青军  外部董事
祁  英  外部董事
郭德志  外部董事
宋百忠  外部董事
(二)经理层
吴宝山  总经理
崔广鑫  副总经理
周海林  副总经理
郑亚军  总会计师
李  江  副总经理
乔建华  副总经理
(三)党委会
王连宽  党委书记
吴宝山  党委副书记
刘传民  党委副书记、温河分公司党委书记
禹洪文  党委副书记
崔广鑫  党委委员
孙林才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鄂天真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编办主任
苗静国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周海林  党委委员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作为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森工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董事会对森工集团和公司负责;依照法定程序和《公司章程》,经营管理公司的法人财产,决定公司重大事项,负责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和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履行公司资产保值增值、森林资源经营保护责任和防范经营风险、深化企业改革等职责。
公司经理层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依据《公司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落实董事会决策和授权事项,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董事会闭会期间向董事长报告工作。
公司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把维护生态安全、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公司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公司竞争优势,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实现伊图里河林业局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主要财务数据】
2020年伊图里河林业局资产总额为5996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4%;净资产为2151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21513万元;营业总收入为789万元;利润总额为90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4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8%;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5%;实际上缴税收为430万元。
【生产经营情况】
2020年是伊图里河林业局改革攻坚、体制转轨、发展起步进程中尤为关键的一年,也是改革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工作指标圆满完成
截止2020年末,森林覆被率为84.97%;活立木蓄积3,932.8万立方米;资产总额59,961万元;实现利润301万元;销售库存材1539立方米,实现利润40万元;实现税费430万元;管理费支出5033万元;天保支出9370万元;土地租金实现上缴200万元,全面完成了生态建设、国有林区改革、财务管理和年度各项工作指标。
(二)突出生态主责主业,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严守生态红线,共立案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4起;资源管护覆盖率达100%;高质量完成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完成森林抚育26万亩、补植补造2万亩、重点部位绿化造林704亩、生态脆弱区绿化341亩、占地植被恢复造林3159亩、人工造林1万亩,均完成计划的100%;湿地生态得到有效保护;退耕还林3159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6万亩,“四率”全部达标;公路养护76公里;援外扑火1次,出动兵力60人,车辆6两,温河雷击火灾实现当日扑灭,实现连续15年无人为火灾,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森林经营购买服务全面推开,按照《购买服务实施方案》,完善了森林防灭火、天保管护、森林经营等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完成了城镇消防职能移交工作;为更好地适应改革后职能定位和管理体制,构建精简高效的运营管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体系,理顺管理体制、优化组织机构,开展“企业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组织机构更加精干高效。
(四)强化完善经营管理,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不断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预算制度执行更加严谨,重点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确保预算科学合理和全部受控;规范了“三公”经费管理,严控预算外支出;严肃财务纪律,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和串用资金,按照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等相关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预算指标共计17701万元,实际支出16670万元;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专项工作组,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现有固定资产总额25169万元;加大了对重点项目、物资采购、大额资金等事项的审计监察力度,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积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加大了加油站、营林生产、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检查力度,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绿色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加快局址、温河2处苗圃建设,总投资347.8万元;充分保护和利用温河3145亩野生榛子林资源,批复实施了野生榛子驯化、繁育、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完成了天然次生林碳汇项目申报,相关数据库正在建设中;“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资金项目”全部实施完成,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六)持续改善民生质量,民生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2020年积极筹措资金用于职工进档升级,增资后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达6.57万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损毁桥梁改造修建、消防队营房新建、喀喇其业务用房新建、银阿营房新建等工程,完成投资1016万元;林场场部对外连接道路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75%,完成投资6731万元。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90%,完成完成投资4874万元;发放“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帮扶资金63.32万元,帮扶困难职工348人次;带领31户职工发展家庭经济,发放无息贷款 47万元,民生事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积极为职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民生事业得到了明显改善。
【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公司预算总收入18138.86万元,预算总支出17700.95万元。
【职工权益维护】
企业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相关协议条款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依照法规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协商程序,确定职工的工资分配制度。近年来企业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储备工作,经森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面向全国招录普通高校毕业生,2021年4月新入职双一流院校大学生6人分配到机关部委办技术管理岗位,军转人员6人分别分配到企业应急事务部门。现伊图里河林业局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177人,高级技工20人。企业加大职工培训力度,重点在职工业务操作技能及职业新技术方面,5年来参加培训人次566人。近五年共审批退休 217人,开展了各类职称报名审核工作,近五年上报申报正高级职称1人(全局3人)、副高级职称13人(全局29人),中级职称51人(全局102人)、初级职称52人(全局158人),工人技术等级162人(全局管理人员中有61人有工人技术等级)。职工工资方面从2016年的人年均工资43700元提高到2020年人年均工资65745元。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