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钱穆先生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他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易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
如此高深的素养从哪里得来的?毋庸置疑,都是后天自学,来源于读书的开悟,得道。钱先生能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古为今用,今为我用,成为一代仰望的宿儒,实离不开钱穆先生读书有法。
一曰有法。钱先生小时候痴迷《曾文正家训》,那是指导他读书和做人的一部书。而先生年轻时,读书是信手拈来,随意翻阅,往往半途而废。先生自言除去小说类的通俗读物,无一是从头至尾读完的。一如今天的我辈。而曾文正教人要有恒,读书也须从头读到尾,而不能随意翻阅,更不能半途中止。这点对钱先生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不论是多大多难啃的,都一字字,一本本从头读来,不知不觉中学艺精进,影响一生,终成大器。
二曰有用。世人要么抨击读书无用,要么将读书等而下之,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斤粟。读书成了求取功名的进身之阶,敲门之砖。小有所成之后,又弃之不顾。真正会读书的人是以书为师的。又一次,钱穆先生和同事说,自己好像快病了。而同事说,你不是常读《论语》吗,《论语》可以医之。钱先生不明白了,同事说《论语》上不是说:子之慎、斋、战、疾。你感到快病了,正好用得上“慎”字。不要疏忽大意,也不要过分害怕。同事的一番言论让钱先生恍然一悟,感到临有用时不用,惭愧万分。领悟了读书的目的在于教人切己体察,学以致用。
三曰有专。荀子 《劝学》篇中说:“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钱先生开始读《论语》时,多所忽略。一日被同事问及《论语》中的文章,自己喜欢哪章。钱先生竟哑言无语,无以应对,愧极了便问对方喜欢哪章。对方高声吟哦:“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他最喜欢的。钱先生一惊,又感到心中豁然,不觉读书又上了一境界。
看钱先生读书之法,实与我等无二异。然而,但凡圣贤大哲也是凡人,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圣贤大哲们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