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你未见过的普拉斯

刘雪婷
2017-10-09
1896

       诗人或是艺术家的标签本来就是一种迷雾,它不同于普通人相对直白的思维方式,错综复杂,令人难以捉摸。
  对于美国女诗人普拉斯来说,无论是童年经历还是艺术爱好,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隐匿在了她的文学作品中。所以了解诗人,就像是解密游戏,当我们能完整地将线索串联起来,就会看到一个丰满的、多面的诗人形象。
                                                    谜一般的普拉斯
  欲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文,必先了解其人,因为她将生活的全部都倾注了在文字中。她写作时必潜入灵魂深处,挖掘所历之事的深意———从精神疾病的折磨到分崩离析的婚姻———总是惊人地坦诚,又带着无与伦比的诗意。她的文字极其视觉化,描写细密。
  “我想,我最恐惧的,莫过于想象的枯竭,”她在1956年2月的一则日记里吐露心声道,“怕的是窗外的天是粉色的,但仅此而已;屋顶是黑色的,但仅此而已。”然而,表达她所谓“视觉想象力”的欲望并不限于文字;在普拉斯一生的创作中,鲜为人知却丝毫不少于文字的,是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艺术创作。
                                                    弃医从文
  “普拉斯在高中即将结束时画了这张迷人的《三面人肖像》。”摩斯提起一张惊人的、近乎立体主义的画作,画中女人的面目由三张身份、设色各不相同的脸拼凑而成。“她对色彩、构图和各种基本绘画元素的理解非常成熟和复杂。”
  不久后,青年普拉斯读史密斯学院,一只脚已经跨入了视觉艺术系。普拉斯青年时期的艺术作品预示了她文学未来的兴趣所在和创作特点。中学时,普拉斯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停战之战》的文章。在文章的标题页上,她配上自己奋笔疾书、潸然泪下的画像; 人物上方的对话框中,是画中人脑海中士兵厮杀的场景,这张作品的重要性在于,普拉斯一生反战。她的父母都是和平主义者,而她对暴力因素非常敏感。之后,她公开发表了反暴力言论———她发表过一篇呼吁停战的文章,名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新晋为人母后,她还在特拉法加广场参加了反对核武器的游行。”
  在出展的艺术作品中,一幅创作于1946年至1952年之间的半抽象自画像最受摩斯青睐。艺术家独坐图中,伸出双臂,掌心示人。这张作品非常戏剧化,风格类似超现实主义,有趣的是,她的双手是画作的重中之重。”
  普拉斯的手和手势是其诗人身份的象征。普拉斯的丈夫泰得·休斯为她的手写过一首诗;毫无疑问,手是其诗人身份的视觉象征。这幅速写挂在普拉斯与诗人伊丽莎白·鲍文手稿旁边。对比鲍文的手稿,普拉斯写字时下笔很重,这与画中有力的双手相呼应。”
                                                  与父母温柔又不失暴烈
  联系普拉斯的私人物品和影像资料,可以从画作中一窥其家庭生活。看到一张普拉斯儿时与父母的合照你就会发现,普拉斯的父亲去世后,她便不断地在记忆与文字中追寻他。她对父亲的离弃感到愤怒,却终生怀念他;这是她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拉斯德的马尾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十三岁时,她想要个童花式发型,于是母亲剪去了她的马尾。普拉斯把头发存在一个盒子里,还附上一张充满温情回忆的字条———剪去女儿长发的前夜,奥蕾莉亚辗转难眠。普拉斯依恋她的母亲,却为满足母亲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她长久地与这沉重的深情挣扎,无数次谈论和描写过这个心结。她的心理医师曾一度说道:“我允许你憎恨你的母亲。”这是一段既紧张又温柔的关系。
                                                   拼贴艺术家
  在众多普拉斯的艺术作品中,最出人意料的是一幅颇有波普艺术风格的拼贴画。作品中由许多物件和剪贴图像组成,其中包括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的形象、导弹、一张模特照片———就像大部分美国男人在房间里贴的海报那样,旁边还配了句“每个男人都渴望女神”———和一盒Tums强效型胃片。“普拉斯运用身边所有的材料,制作了大量拼贴画。
  在英国的时候,她母亲还从美国给她寄去用来制作拼贴画的杂志。这幅拼贴画体现了她对设计和色彩等元素的创作偏好,而且充满反战、反父权的象征符号。但它又不失风趣,Tums胃片的盒子就显得异想天开。
                                                  多面女人
  普拉斯非常注重她的多面身份,也擅长通过展现和利用其身份的多样性。通过在视觉上呈现她的不同身份,这不仅对事业有所裨益,也让她在朋友、女儿、母亲和妻子等角色的转换中游刃有余。
  有一幅罗莉索恩摄于1959年的银盐版照片。普拉斯正陷入沉思。墙的一边是她在1954年拍摄的沙滩照,金发夺目,颇似玛丽莲·梦露,而照相的人可能是普拉斯当时的男友。另一侧则是用以申请剑桥大学的摄影棚作品;为了看起来沉稳严肃,普拉斯特地染了一头棕发。她非常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
                                                  有代价的自我审视
  不幸的是,由于普拉斯自我意识极强,她总是逼迫自己在所有的场合都呈现出正确的一面,也因此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1953年的一章日记里,普拉斯附上了从某张照片里剪下的自己的脸,照片的注释为“看看那张没有生机的丑陋面具,千万别忘了!”你会发现,在并不总是友好的社会环境中,普拉斯努力地进行正确的角色扮演,但这过程中困难重重。
  早在1952年一则日记里,普拉斯便已就此自问:“啊,怪女孩儿,你怎么可以在这么多人面前成为这么多不同的女人?”而普拉斯与众不同和历久弥新的魅力,正是在于其表达多重自我的能力,和在多种声音中转换的熟稔。  □一叶

林海日报社主办林海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15-0074林海日报官方网站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