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1907年,瑞典皇家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英国人,使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英国作家。他就是著名诗人、小说家吉卜林。在此之前,他的雄浑的文体、新颖的想象、杰出的叙事能力早已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著名作家。2018年2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全新推出了吉卜林两部代表作:《丛林之书》与《吉姆》。
《丛林之书》:在世界清晨讲给成人听的童话
《丛林之书》是吉卜林最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集。由于这部书,吉卜林成了从儿童到成人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喜爱的作家。在《丛林之书》中,吉卜林在一种原始的神奇想象力的鼓舞下,创造了一个富于幻想色彩的神话般的动物世界。它有些类似于童话寓言,但它又不是仅仅写给儿童看的简单读物,它写作的对象尤其是成人。作家、评论家。
在《丛林之书》中,吉卜林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富有创世色彩的、神奇美妙的丛林动物世界。印度神秘的丛林里,一个人类婴儿在老虎谢尔可汗的攻击中的父母失散。他被狼群收养,成为狼孩毛格利。棕熊巴鲁教他丛林法律,黑豹巴赫拉与狼群的兄弟们伴他成长。长大的毛格利学会了各种动物的语言以及生存的本领,面对虎视眈眈的谢尔可汗,毛格利展开了他的复仇计划。毛格利的故事之外,还有勇敢的白海豹寻找传说中的岛屿的故事,英勇的打败眼镜蛇守护家园的故事……篇篇都拥有生动的情节与丰富的想象力。
吉卜林把《丛林之书》中的故事背景放置在神奇的印度大丛林,这使得《丛林之书》洋溢着奇异的异国情调。在动物王国里,兽民之间的温暖可爱的友情,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精神,他们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无疑都是颇为引人入胜的。通过这些动物故事,吉卜林表达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秩序,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理想关系。在《丛林之书》中,他创造了一套丛林兽民都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1907年,瑞典皇家学院常务秘书在向吉卜林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在授奖辞中称:“吉卜林推崇果敢、自我牺牲和忠诚;他最憎恶人没有一点骨气,不能自律。在世界秩序中,他认识到骄傲必败的道理。”
《丛林之书》诞生一百多年里,这部凝聚着作者美好童年记忆与理想社会图景的经典作品,如今读来仍然魅力不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些美的、善的、真的东西,永远不会褪色,这就是《丛林之书》的价值所在。
《吉姆》:一个孤儿与一位喇嘛寻找箭河的冒险之旅
《吉姆》为吉卜林另一部代表作品,这部作品缘起于吉卜林自己在印度的童年生活经历。在小说中,孤儿吉姆是一个驻印爱尔兰士兵的孩子,机智调皮,人称“世人之友”。吉姆遇到一位喇嘛,执意寻找传说中的可以治病洗罪、摆脱轮回的“箭河”。吉姆成为喇嘛的弟子,踏上寻找“箭河”的旅程,而印度各个阶层、各种民族的人也汇聚在这条寻找之路。与此同时,吉姆因其特殊身世,被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间谍,参与了波澜壮阔的“大游戏”。《吉姆》画卷般地展示了印度的世俗人情、种姓制度和多种文化的交融。在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之际的印度正是英俄大博弈的时代,恢弘的时代背景于故事中暗暗涌动。这是一部少年的成长小说,也是拥有信仰之人的寻找之旅,更是对印度历史、风俗的生动展示。
在《吉姆》中,吉卜林鲜活细致地塑造了一个顽皮少年间谍的形象———吉姆,他勇敢机智、思维敏捷、顽皮淘气,却也友好善良。他与喇嘛师父在前进的路上陪伴,互为依靠,携手并进,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在整部作品中,吉卜林以两个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进行叙述,一面是喇嘛的安闲恬适,一面是吉姆的紧张忙碌,二者一明一暗、一松一紧,形成一种内在的情节张力,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在授予吉卜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说中称:“吉卜林有哈特那种对流浪生涯多彩多姿的常识;有笛福那种描写细节务求真实,用字遣词务求正确的作风;他有狄更斯那种对贫苦大众的同情心和描写人的小动作的风趣感,可是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吉姆》对于东方风情的生动描绘、对于不同阶层人物面貌的准确刻画,使其一直为现代东方学研究者热衷分析的经典文本。
《吉姆》作为吉卜林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入选了世界百大经典英文小说,对世界文学影响深远。其杰出的叙事与高超的文学性备受后世推崇。 □小题
林海日报社主办林海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15-0074林海日报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