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来自大杨树林业局的系列报道之三
10月26日,大杨树地区突降大雪,鹅毛般的雪花,浸润了风干的大地,这场大雪也让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杨树林业局干部职工紧绷着的森林防火“一根弦”得到了稍稍的放松,人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杨树地区地势平缓、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农牧业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外地大量人员流入到大杨树地区,并散居于大杨树林区腹地,从事农牧业生产。境内交通便利,村屯、连队、农牧业点星罗棋布,约3000个分布在沟沟岔岔里,人口26万,林情、社情非常复杂,森林防火难度极大,并且森林高火险期和春耕、秋收重合,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是人们口中常念叨的“火窝子”。
今年,大杨树林业局实现全年无森林火灾的可喜成果,得益于大杨树林业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认真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坚持发挥林业主导作用,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 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的工作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等工作举措,实现森林防火社会化管理,打赢了一场森林防火的“漂亮仗”。
大杨树林业局是如何实现森林防火社会化管理的呢?记者在四平山林场主任孙成刚的陪同下,来到了居住在四平山脚下的牧户刘永全家。刘永全家中有10头牛,每日的主要工作就是进山放牧,今年,大杨树林业局又为他增加了“新身份”———防火信息员。身着迷彩服的刘永全刚刚放完牧回家,只见寒风将他的双脸吹得通红,他却笑着对孙成刚说:“报告领导,最近未发现可疑人员进山!”走进刘永全的家中,卧室的墙面上张贴着《大杨树地区区域护林防火责任状》、《森林法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单和防火宣传日历。“我每天进山放牧的同时,就把我所负责的林班巡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冒烟点或者可疑人员,如有发现立即向林场汇报。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看一遍《森林法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单里面的内容,自己学明白以后,才能用法律规定劝解其他人呀!为了奖励我们,防火期间,林场每个月还给我们100元奖金,我可得好好干呐!”刘永全笑着说。
说起附近老百姓对森林防火的认识程度,他激动地说:“咱老百姓现在的防火意识可高了,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要是谁家里的火苗子窜到林子里面,也威胁咱们大家伙的安全不是!所以,家家户户用火都可小心了。赶上5级以上大风,我就通知大家把柴火改成煤气,可不能因为咱们不小心,酿成大错啊!”
四平山林场主任孙成刚指着刘永全家房外的防火桶说:“我们在公路的两侧还配备了防火桶,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将炉灰彻底凉透,并用水浸湿后,再倒入防火桶或灰坑内。老百姓的防火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也好干了。”
大杨树林业局副局长曲荣贵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召开南部战区联防工作会议、签订联防作战协议书、划定联防区域等,落实联防责任。积极帮助建村组级防扑火队伍,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技术支持和物资帮助。针对管护面积大、流动人口多的实际情况,我们还积极推进森林防火社会购买服务,将生态功能区内放牧人员、野外独立住户聘请为森林防火协查员、协管员和信息员,为他们统一发放服装,佩戴防火协查员袖标,将其变成森林防火同盟军、千里眼、顺风耳,从而实现森林防火网全覆盖。”
在大杨树林业局防火办里,有这样一支队伍,由30名精兵强将的扑火队员组成,速度快、效率高是他们在森林防火扑救方面的特点,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防火办里的“快中快”。
“今年,我们从防火办170名职工中选出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职工纳入到新建的专业快速扑火队中,为他们配备了无人机、通讯运输车、小型运兵车和10台斯蒂尔背负式灭火机等装备,为科学有效处置森林火灾、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们与莫尔道嘎林业局就森林防火购买服务事项达成协议,莫尔道嘎林业局向林业局派驻基干扑火队员30人,增补这个局的防扑火力量,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提供了人力支撑。”防火办主任张延军说。
近年来,大杨树林业局立足于“防”,确立“防范”胜于“扑救”的理念,妥善处理森林防火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用火的矛盾问题,建立和谐的林农、林木关系,全面构建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火新格局。对内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不断加强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对外充分行使“大杨树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能,有序引导属地政府、驻地企业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充分履行自身职责,确保森林防火实现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共同防范的良好态势。
本网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见习记者 米何妙子 叶桐通讯员 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