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提高森防技术人员的病、虫识别能力及预测预报工作的准确率,阿里河林业局积极开展标本采集和制作工作,为全面掌握生态功能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奠定坚实基础。
这个局将日常监测调查与标本采集工作相结合,野外调查人员除携带调查工具外,配备捕虫网和毒瓶,利用人工扫网法,在林间水泡、草甸等区域,根据蝴蝶喜集中嬉戏的生活习性,采集蝶类标本。夜晚利用昆虫趋光性,通过悬挂幕布诱捕昆虫,确保采集捕捉到的各类昆虫标本具有较强的完整性。他们还成立了标本制作小组,对每天采集到的昆虫进行插针、展翅、定形等,并依照标本保存要求进行了标本的防尘、防虫、防霉等日常管理和养护,延长了标本的保存和使用寿命。截至目前,他们在各林场岔线沟系共采集制做针插蝶类标本17种、蛾类标本24种、浸渍标本3种,补充完善昆虫生活史标本2套,扩充了贮藏标本的种类和数量。同时,他们对部分缺损、虫蛀、受潮变质的标本进行更新,为开展教学科研提供参考依据。(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