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学思想铸忠诚强引领促实干———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包文君
2023-07-17
2210

       ■本报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凌鹤闻 
       当前,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提振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书写公司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深学细悟凝心铸魂

       仲夏时节,在乌尔旗汉森工公司中心苗圃现地,一株株云杉树苗伸展着身躯蓬勃生长,育苗工人埋头俯身专注地清理着苗木周围的杂草。公司宣讲团的宣讲员走进育苗工人中间,一场“接地气”的宣讲在这里展开。

       “今天我们不照本宣科讲理论,我给大家讲故事、举例子,好不好?”听到宣讲人的话,大家纷纷点头鼓掌。宣讲员用接地气的语言,以“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把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等,讲“活”讲“透”,受到苗圃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聆听这场宣讲,苗圃育苗队队长刘丽惠直言很受益。她说:“把‘学习课堂’搬到苗圃现地,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能及时学习理论知识,这样的方式我们很欢迎。”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迅速在公司上下掀起班子成员“带头学”、组建专班“深入学”、线上线下“全面学”、丰富形式“融合学”、开展调研“实践学”的热潮。公司党委组建了由产业工人、劳动模范、青年职工、道德模范组成的宣讲团,先后深入中心苗圃田间地头、林场检查卡站、防火瞭望塔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宣讲。为确保宣讲效果,宣讲员在创新宣讲方式、宣讲语言上下足了功夫,进一步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与此同时,公司党委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线上,各单位职工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内蒙古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微信公众号《主题教育微党课100讲》学习专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线下,他们采取专题辅导、视频讲座、读书班、交流研讨等方式,对指定学习书目的所有篇章按月进行了细化分解,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此外,公司还为每名党员编印发放《党建知识学习手册》,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党员“充电”,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研”有所用见行见效

       为实现“研”有所获、“研”有所用,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公司党委坚持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重要标准。从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服务职工等方面入手,公司领导班子确定8个调研课题,围绕森林经营剩余物处理项目、关于公司近些年引进招录的大学生等各类人才在生态保护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情况、转型产业发展等内容制定调研方案。连日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摸清具体实情,分析症结原因,努力破解难题。

       公司聚焦生态优先工作导向,稳步推进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种苗培育和森林经营试点等工作;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工作导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超前完成桦树汁采集工作任务,稳妥推进黑木耳培植、野生金莲花封育及飞播、林药间作、生物质能源颗粒燃料生产、林草产业、土地经营等林下经济产业和森林碳汇、康养旅游项目落实,将主题教育成效不断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建筑工程管理处的食用菌培植基地,经历困菌、割口、地摆、喷灌等一系列程序后,毛茸茸的黑木耳纷纷从菌袋中破袋而出,“头茬”黑木耳可以采摘了。

       在加快推进食用菌培植工作中,乌尔旗汉森工公司通过职工自主承包、自主经营的方式带动职工增收致富。公司通过调查研究,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购买16万袋黑木耳菌包,由建筑工程管理处职工承包培植13.5万袋,克里河林场职工承包培植2.5万袋,并举办了食用菌培植技术培训班,提高职工食用菌培植技术。

       走进食用菌培植基地,记者看到,食用菌承包户正将菌袋上长出的黑木耳一朵一朵摘下,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干劲十足。看着采摘下来的黑木耳,公司职工王晓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晓云的爱人是建筑工程管理处职工,今年公司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夫妻二人作为党员,率先承包培植了2万袋。王晓云说:“公司为我们开展食用菌培植技术培训,建筑工程管理处为我们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派技术员对木耳种植情况进行跟踪指导,让我们大家对培植黑木耳充满了信心。”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