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何康红
年关日近,年货渐渐摆上摊点。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爆竹,笔者似乎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庆贺新年的传统民俗。没有爆竹声,似乎就少了年味。但燃放烟花爆竹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很多大中城市都出台了“禁放令”,并采取定点、限时等控制办法。林区虽没有颁布类似的“禁放令”,但笔者认为,过年时也应尽量减少“火药味”。
爆竹点燃后,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严重污染空气。此外,由燃放鞭炮引起的火灾、炸伤手臂、面部等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们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林区虽不是高楼林立,人员密集,但每年春节特别是除夕之夜,持续两三个小时的燃放,火药味久久不能散去,污染的空气虽不至于给林区人民造成严重影响,但对患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危害很大。且纸屑满地,给节日期间的环卫工人增加了工作量。
千百年来,燃放烟花爆竹已成为我国的春节习俗,绝对禁止恐难做到,但可尽量减少燃放量。我们不妨将“万响”换成“千响”,把“千响”换成“百响”,将燃放烟花爆竹换成和家人一起欣赏电视、网络节目,或者装饰房间、做美食,更可以和父母、孩子聊天、出游,增加亲情友爱,同样也能过一个快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