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森工集团党委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为主线,将党的建设融入生态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带领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生态建设主阵地。本报今日推出“红色引领绿色 绿色筑牢红色———森工集团党委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一文,报道森工集团党委着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全过程,奋发有为推进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活立木总蓄积10.33亿立方米,是黑龙江、嫩江的主要发源地,水资源总量192亿立方米,生态功能内有涉林人口近50万,是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在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居于基础地位,在自治区建设祖国北疆重要安全稳定屏障中居于特殊地位。
野生经济真菌和植物近1200种,蕴藏着40多种矿产资源,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世界罕见资源宝库,蕴藏着俄罗斯3/4的总量资源……在自治区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中居于重要地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森工集团党委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围绕“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牢固树立林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的理念,坚守主责主业,确保党的建设融入生态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实践中,推动林区生态保护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迈出坚定步伐。
奋力筑牢祖国北疆“两个屏障”
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职工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稳步推进林区生态建设发展。
林区开发建设初期,广大党员干部带领林业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家累计提供了2亿立方米的木材和大量林副产品。按照国家“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要求,林区一手砍树、一手栽树,进行了大规模的造林,建设了多个百万亩人工林示范工程。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保工程,林业的指导方针开始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转变。林区严格执行国家天保工程政策,大幅度消减木材产量,开启了生态保护建设新篇章。
天保一期工程十年,林区实现了森林蓄积、面积“双增长”,其中森林蓄积增长了8400多万立方米,为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5年4月1日,林区按照国家要求实行了全面停伐,彻底实现了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转变,步入了生态保护建设新阶段。
森工集团党委紧密结合林区实际、遵循林区发展规律、突出林区特色,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和林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将党的领导转化成了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901.9万亩、人工造林18.06万亩、植被恢复16.83万亩、退耕还林25.51万亩。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毁林开垦整治、“绿盾”专项行动,收回开垦林地30.45万亩,实现退耕还林26.09万亩。
森工集团党委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大力实施“北疆先锋”工程,软弱涣散党支部实现“清零”。深化“双培养一输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输送到生态建设的关键岗位,带领职工群众融入生态建设主阵地。
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林地一张图、二类调查基础数据、国家级公益数据库“三库合一”,为林区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对林地实行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优先保障道路、机场、产业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森工集团党委联合属地政府、驻区专员办举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红色引领绿色排头兵”主题党日活动,并与驻区专员办、属地公检法机关合作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毁林开垦整治、“绿盾”等系列专项行动,查处森林案件1.27万起,重点区域涉林案件呈断崖式下降。
森工集团党委突出生态修复、森林经营、森林防灭火、产业转型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人才的选拔任用,正向激励中释放人才活力,实现党的领导与干部人才管理的全面融合,在生态建设一线用活用好领军人才。编辑出版了《大兴安岭植物志》,首次全面反映大兴安岭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植物生态和植物资源等信息,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兴安岭植物资源提供了遵循。依法编制21个单位森林经营方案,深入实施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
实践证明,森工集团真正做到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好了林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寄以深情和挚爱的美好家园。
让“生态优势”成为高质量发展支点
2021年,森工集团党委紧紧围绕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为主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科学制定了 《关于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森工集团恢复运营后,森工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的理念,按照自治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新确定了旅游康养、林下经济、森林碳汇等重点发展产业。借助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先后赴北京市国资委、中林集团、中旅集团、中粮集团、龙江森工、吉林林工、伊春森工等进行工作对接,对标改革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展战略合作。
森工集团党委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党建内涵,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第一线争当绿色先锋,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坚强堡垒。在森林旅游方面,成立旅游公司,整合林区旅游资源资产,按照“轻资产+扁平化”的模式,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发展大格局,55个项目已纳入自治区“乌阿海满”一体化和呼伦贝尔“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94个项目纳入呼伦贝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2021年1月,森工集团党委锻造绿色发展“主力军”,成立林业碳汇公司,明确林区碳汇“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构建多层次碳汇产业体系,确保林区碳汇资源效益最大化。并成立党员碳汇专业技术指导先锋队,分别深入林区各单位指导碳汇项目发展。目前林区森林碳储量17.2亿吨,开发储备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9项,正在开发项目8个,预计项目总减排量可达7000万吨。自停伐以来,森工集团积极发展林业碳汇产业,自2017年至今,累计销售VCS碳汇产品115万吨,总收入达1616万元。仅在2021年,碳汇交易额累计达到971万元,是历年碳汇收入最高的一年,林区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步伐明显加快。
以林地党建一体化为抓手,按照自治区党委构建林区党建一体化格局的要求,提出“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的林地党建一体化具体思路,所属的19个公司党委与所在旗市、乡镇党委探索建立林地党建一体化工作机制,以林地党建一体化带动区域发展,努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各环节、全过程,让区域共建成果惠及民生。阿尔山森工公司依托区域共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间创新基地”“中国森林健康养生50佳”“最佳森林时光休闲体验地”“中国阿尔山避暑之都”等殊荣。同时,组织林业和属地力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林区第一个非建制组织“寒地沙棘协会党支部”,采取党员包农户形式,为农户在沙棘种植技术、增收致富上化解难题。通过推广林药间作,形成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模式并成为退耕农户增收的新路子,高效推进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突出阿尔山区域特色,科学营造亚乔木大果沙棘生态林近6.37万亩,打造内蒙古自治区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沙棘种植基地。
美丽林区建设释放“生态红利”
森工集团党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生态建设中锤炼党员队伍,在祖国北疆筑起了生态文明高地,在森林中生活的各族职工群众也享受到了保护生态带来的红利。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覆盖率分别由开发建设初期的637万公顷、6.6亿立方米、60.1%,提高到837万公顷、10.33亿立方米、78.39%,分别提高200万公顷、3.73亿立方米、18.29%。
森工集团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史学习教育,聚焦“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新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大兴安岭红色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于海俊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激励林区广大党员干部在生态建设中担当作为、砥砺奋进。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00多万亩,是塞罕坝造林的9倍。经中国林科院评估,林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6160亿元/年,较天保工程实施前增加了1543亿元/年。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80%。森林蓄积增长6.7个百分点,达到10亿立方米。
根据现在平均每年森林资源生长潜力在1800———2000万立方米进行计算,自2005年到2030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生长量力争达到6亿立方米,对国家到2030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60亿立方米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10%的力量。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森工集团党委探索建立“党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采取近山管护、远山设卡、视频监控、飞机巡航等多种方式,管护责任落实率达到100%。重新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调整后,各类自然保护地增加到34处,汗马、毕拉河自然保护区相继进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面积达到6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16.97%提高52.61%。
森工集团党委将党建力量“嵌入”防火工作中,创造性提出“北兵南调、南兵北调”“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防灭火理念,加强森林防灭火地空协同演练,成立了300人的全国国有林区最大航空护林特勤突击队,锻造出了一支“关键时刻听指挥,危急关头冲得上的”生态铁军。
2020年,在春季防扑火靠前驻防队伍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24个,联动作战援外扑火党员810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826个基层党组织、7056名党员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310个,设立党员先锋岗380个,建立临时党组织15个,真正实现了灾害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2021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仅发生2起一般性雷电火,受害森林面积3.01公顷,森林受害率0.0003‰,当日灭火率100%,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6.8%和99.5%,并连续四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