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2017年中青班培训考察报告
林区党建课题组
编者按
2017年,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青年干部培训班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启迪思考和提升素质为目的,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将主体课与专题课相结合,使考察调研和讨论交流深度融合,既体现严肃性,又营造活泼氛围,既有激情碰撞又有理性思考,既有正面引导又有反面警示,在对党性教育规律性认识、筑牢理想信念、发挥支部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青年党务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本报今日刊发由林区党建课题组撰写的题为《让党性在心灵深处留下烙印——2017年中青班培训考察报告》一文,以飨读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蕴含着对实现执政使命长期性、艰巨性的深远考量,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党性理论的高度自觉,尤其需要在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把握党性。近两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聚焦党性教育,通过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实现实地、实景、实例、实情的“情景式”、“案例式”、“研讨式”等培训方式的应用,打造了党性教育的“实境课堂”、党性教育的“红色熔炉”和党性教育的“四个对接”的重要平台,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过程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林区特色的党性教育模式。
一、补精神之钙,壮信念之骨
(一)“思想意识上的修养”是“一切其他修养的基础”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在聆听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讲授的《习总书记治国理政解读》后,学员刘仍飞说:“只有在党内生活反复的打磨中,我们才能百炼成钢;只有打好思想意识上的修养这个基础,才能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切实的实际工作、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自觉磨砺党性、提高修养,我们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诸如此类的学员心语,体现了学员们在学习培训中不仅内心的疑惑全部解开,而且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和干劲。党员的一项严肃的政治责任是要从日常琐事和人情世故之中提炼贴近凡人生活的智慧,用来支配、影响、规范更多人的行为。而党性教育课程更注重“人”与“情”的融合,嵌入体验式教学,形成“以理论为先导,以体验为载体”的“知行合一式”的教学模式,将“看、听、思、悟、论”融为一体,打通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脉络联接,给学员带来强烈的思想震撼,使党性教育在心灵深处打下了深刻烙印。
(二)实地实景实情体验,真人真事真情互动
“一场体验式教学,就像一次充电,让我们重新有了冲劲。作为党员就要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发扬新的‘红旗渠’精神,让林区更加出彩。”一位学员在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水长城、石板岩后深有感触的说。现场教学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将静止转化为鲜活,将平面转化为立体,将素材转变为教材,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达到将那些光芒闪耀的信仰足迹,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化为党员干部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党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和异常复杂的奋斗环境中形成的,是通过许多感人事迹、决策事件和日常行为反映出来的。运用这些生动直观、具体鲜活的实例、文物、文献和口述历史,引导党员零距离触摸历史,体验革命的艰辛,能够震撼心灵,引起了干部共鸣,留下抹不去的烙印。这种以党内文化为切入点,民族文化认同与党内先进文化认同相融合的党性教育方式,更容易使干部感同身受、心悦诚服,使外在的灌输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党性个人学习考察报告,交流讲评“红脸”“出汗”
“在原山林场党性体验馆观看革命烈士笑对刑场,慷慨就义的党性专题教育片,相比先烈,真应该查找一下自己信仰还真吗?理想还坚吗?政治还强吗?工作还勤吗?担当还敢吗?”学员王茂在个人考察报告如是说。撰写个人学习考察报告是一次触动灵魂的党性再教育。每位学员在学习后期,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党性分析报告,对自己进行“一审视四检查”,即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进行再审视,检查是否符合党员领导干部标准、是否真心为民想事谋事做事、能否坚守道德高线、能否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学员的报告不仅是个人的“扪心自问”,还要接受小组的“分析交流点评”。点评讲评客观实在,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让学员“红脸”“出汗”,实现自我净化完善。不仅让学员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从单方灌输转变为多方互动,而且让党性教育直抵灵魂、升华总结。”党性锻炼,本质上是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博弈选择,让干部娴熟于心查找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使党性之灯在心中长明,化知为行。
二、知行合一,做俯仰无愧的合格共产党人
认识源于实践而指导实践,只有形成对事物发展、社会规律、历史因果的基本看法,才能做到脑中有方法,手上有做法。孙建博带领党员群众把原山林场从穷山僻壤变为金山银山的故事;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共产党员尹兴德等四人用一根扁担、一副铁肩、一双脚板升华的服务民生的气息,带领全村艰苦奋斗、发展生产,把“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建设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的史来贺。基础在于他们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始终牢记义务与责任。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用一副可负重、能担当的“铁肩膀”,以为民谋利的真挚情怀,顶着压力干事、面对风险担责,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要坚持“四个结合”、实现“四个融入”,引导林区党员把理想信念坚定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标准,在思想上行动上厘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线,从而解决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和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做俯仰无愧的合格共产党人。
(一)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以杨贵为班长的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坚定理想信念,不畏困难,苦干实干,最终修成了被誉为人间奇迹的红旗渠。党性如铁,唯有矢志不渝的坚守,才能撑起人生的脊梁;党性似金,唯有淘尽功利的杂质,才会愈发闪亮。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红旗渠的成功修建告诉我们,推进改革发展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最终把远大理想和崇高使命落实到完成好现阶段的艰巨任务上。必须不断增强政治忠诚的可靠性,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同红旗渠修建工程中从不间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样,确保干部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断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觉性。要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维护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把对党中央的绝对忠诚放在第一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翻淤压沙,立竿见影;育草封沙,当年见效;造林防沙,百年大计,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段精辟的总结,是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治沙防沙的实践结晶。扎实调研,群策群力,务实求真,科学决策,在焦裕禄同志身上,体现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闪耀着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务实光芒。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什么时候不顾规律甚至违背规律,盲动蛮干,就会把事情搞糟办砸。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察实情、出实招,党员干部就要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听到真话,在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寻得真谛,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现真相,真正实现民主科学决策,规范高效运作。
(三)加强党性修养,必须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原山自1957年建场,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到处是荒山秃岭,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几代务林人发扬“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精神,终于使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1996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国家对林业事业单位“断粮断奶”的前提下,原山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通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将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全国4855家国有林场中率先实现了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发展目标,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而今天,原山林场更是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由5家困难事业单位组成的新原山“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在党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中发[2015]6号)正式出台、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开的时代背景下,原山为全国其他国有林场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在找准定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公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原山林场精神 ,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胆识,敢挑重担、敢负责任的勇气和脚踏实地、亲民爱民的情怀。这和第一代务林人栉风沫雨,住木帐窝棚,食粗粮菜汤,荷斧锯、策爬犁,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精神是相得益彰的。当前,按照中央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的要求,林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组织教育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山水草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大生态资源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攻难事、办实事、善做善成;坚持用改革创新精神保护生态、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坚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集中精神、汇聚力量,在国有林区改革中谋发展、抓发展、快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发展的实惠,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全面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世纪60年代,能吃上水、用上水就是林县人民的最大梦想。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它的建成,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极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被林县人民亲切地称为“生命渠”、“幸福渠”。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被外国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党是具有鲜明阶级性和广泛群众性的工人阶级政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总是立足于争取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使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融为一体、紧密相连。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红旗渠正是林县县委的领导核心、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共同作用的结晶。领导垂范、党员带头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做到率先垂范、无私奉献。
三、努力促使林区党性教育科学化、具体化、人格化
(一)务必深化对党性教育规律性认识。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政党的阶级性和最高利益的集中表现,是政党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当前,世情、国情、林情在不断发展变化,林区面临的任务、党员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按照党章标准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研究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要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党性标准。要制定层次更高、内涵更深、要求标准更为严格的以党性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机制和考核体系,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所在支部建设成林区标杆支部,用纪律和规矩确保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在执政过程中的指导地位,用好的制度来保障、维护理想信念的崇高与神圣,把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具体化、人格化。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加快政治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的步伐,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源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新途径。二要用好党性这个管党的有力武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党性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委要用党性管干部,支部要用党性管党员,党员要用党性管自己,通过触及灵魂的对照检查,用党性照忠诚,从日常学习看追求,从平时行为看选择;用党性照本事,从能否发挥政治优势分析问题看见识,从能否壮大社会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看能力。三是深化课堂和实践教学。要把课堂理论教学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把党性教育贯彻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教学解决党性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党的建设理论、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帮助学员加深对党性修养有关问题的理解,理解和把握党性锻炼深层理论问题,使学员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要充分利用好革命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好党性教育,积极挖掘党性教育资源。还要把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作为党性教育基地,延伸党性教育课堂,增强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学员们聆听专家讲党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思想心灵。
(二)务必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魂”。突出思想建设的首要地位,就要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战略任务,就要扎扎实实学理论,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知行合一、学做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使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党性教育实效。要从坚定理想信念、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端正学风政风、提高“两会一评议”质量、改进群众工作方法、严肃党规党纪、完成林区中心任务七个方面抓起,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灯下黑”问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列出民主生活会督导提纲,坚持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支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查深查透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方向,提高党员党性觉悟和党性修养,锻造政治品格,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牢记“四个服从”,坚定“四个自信”,永葆政治本色,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真正做到思想认同、政治看齐、行动紧跟。
(三)务必要在学习中筑牢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的序,再次发起学习“动员令”,充分说明了注重学习、善于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要务。学习教育要实现常态化制度化,首要的是在“学”上深化拓展,就要在持续学、深入学上下功夫。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坚守精神“高地”,不断对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和斗争,从理想信念找出发的原点,从干事创业找规律的起点,从灵魂深处找“四风”问题与“四个危险”的联系点,从身边小问题看清我们党执政的大问题,认真整改自身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行为,认真查找经济与党建“两张皮”、人和事“两张皮”、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两张皮”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要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利用好“三会一课”、基层大讲堂传统党组织活动,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学习掌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蕴含的科学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林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
(四)务必发挥支部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干部“管”起来。支部是政权的标志,是党的基本单元,是每名党员获得政治生命的摇篮,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桥梁,也是培养好党员、好干部、好领袖的熔炉。要突出“强化支部灵魂塑造功能、方向引领功能、民主监督功能、总结提炼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坚持“把领导干部所在支部打造成为林区的标杆支部”,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党员努力做到 “四个合格”。 焦裕禄常说: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管党治党不能只停留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单一界线层面上。党员干部要划清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界线,坚决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严防“四风”变异,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常态化、长效化。要加强党员干部监督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在对干部从严管理、从严教育、从严监督的同时,建立容错纠错免责机制。要把守纪律、讲规矩贯穿从严管理干部的全过程,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要引导领导干部在支部带头进行党性分析、查摆问题、征求意见、批评和自我批评,让真正的党内民主回归支部,从根本上改变 “管干部的不管干部所在的支部、支部书记管不了职务比自己高的党员”的被动局面。
(五)务必重视党务人才的培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的讲话精神,坚持“抓融合、强服务,抓主线、强队伍,抓自身、强基础”的工作理念,把党务人才与林区改革更好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贯通起来。一是组建党建课题研究组。要形成统筹化实施与项目化突破相结合的党建创新对接模式,按照林区党建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岗位、兴趣爱好、地域划分、成果运用、交叉协调的原则建立党建课题研究组,组内可以进行跨区域深入交流,共享最新党建理论成果、生态建设成果、交换研究资料、课题研究互相辅佐,加快课题研究效率,实现各领域深度融合,为新形势下政治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源头和线索、议题和题材、灵感和方法,确保党的理论完整传播、有效覆盖、深度抵达。二是打造林区党务人才 “智库”。全面整合资源,拟派党建指导员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创建“智库”群,发展自己能力和特长,激发对党建课题的研究兴趣,增强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挑战自我,培养优良的兴趣品质。按照互补、互通、互动的原则,针对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互动交流,主动借脑、借力、借势,努力使党组织和“智库”成员单位党组织之间的优势资源得到互补、服务资源得到共享,最终实现党建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三是加大网络人才培养。破除将“互联网+党建”等同于网络党建的弊病,突破“重建轻管”思想上的藩篱,高度重视“互联网+党建”的重要性,理解其深层次内涵,敢于打破传统思维,从培养网络人才入手,勇于“触网”“织网”“撒网”,要运用好“林区党建”平台。根据APP后台统计数据分析林区职工群众普遍关心、集中关注的社会问题;与呼伦贝尔市移动运营商合作,以短信群发的方式进行互动,征集对林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对林区生态建设的满意程度、对林业职工队伍精神状况的评定;集中整合资源,对原始数据、实际案例、职工队伍思想政治状况等材料进行脉络梳理综合分析;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潮流,推进“互联网+支部”建设,建立和巩固网上政权,让党组织占领网络阵地制造和传播党建话语权,组建起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精的“互联网+党建”人才队伍。就当前而言,应首先加强人的融合,即在加紧培养新型党务工作人员的同时,努力将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思维活跃的青年员工融为一体,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改变党员干部“懂网的不懂党,懂党的不懂网”现象,有效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四是加大青年党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2014]80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青创中心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扣好青年价值观第一粒扣子”的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青年的头脑,把广大青年理论的学习过程当做传承马克思主义基因的过程,运用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就业,通过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指导、见习培训、困难帮扶等一揽子就业服务,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通过平台的桥梁枢纽效应,让青年创业就业不分身份、级别、区域等界限,多种形式合作,互惠互利,建立购买服务关系,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途径,鼓励青年人才干事业、支持青年人才干成事业、激发青年人才干大事业,努力承担培养林区本土人才、发掘创新人才,把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林区广大青年打造宣传理想信念、实现思想创业的新平台。
(六)务必要把“干”字放在前头。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的革命创业精神贵在实字托底,干字当头。干部,就是“干”字为先。要推学习教育与素质产业结构一体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重要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发展森林旅游、种苗绿化、特色种养殖、林特产品采集加工、森林碳汇等产业,培养一批在林区改革发展中“带头致富型”“实干奉献型”“岗位标兵型”“创业创新型”等先进典型,宣传践行林区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树立林区楷模,深化党员干部对林区改革发展的理性认识,不断推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一体化进程。要推进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林区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作为学习的教案,把集中培训作为提炼总结的平台,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广大党员面对面、点对点地向群众宣传林区改革政策措施,提高群众认知水平,为国有林区改革奠定群众基础。要根据森林管护方式的改变,把支部建在412个远山管护站、523个近山管护责任区的1.45亿亩森林之中,确保红色党旗覆盖绿色林海。要推进学习教育与民生改善工作深度融合。引导党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通过推进林地党建一体化进程,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富民产业、生态宜居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党组织对社会的全面管理能力,惠泽百姓福祉。按照“全覆盖、无死角”要求,开展送温暖活动,建立各级领导干部“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加大“金秋助学”和大病救助的帮扶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构建社会管理帮扶体系,使生活救助、法律咨询、送岗进家、技术扶持等帮扶工作社会化,实现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全覆盖。要推进学习教育与社会稳定工作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作用,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畅通信访渠道,开展信访网络党建课题研究及试点工作。要善于同职工群众联系并抓住关键群体,善于从思想上教育和引领群众,善于通过各种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善于让群众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和荣誉,最大限度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落实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焦点问题解释疏导到位,为林区改革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