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允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之所以能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不负民族期望和历史重托,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先进性。那么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呢?
必须始终注重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人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也是如此。在战争时期,我们党通过整顿学风,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我们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通过学习来不断改造和提高自己的光辉历程。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创新就是勇于开拓进取,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积极向上,拼搏创新,立志有为的心理品质。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有可能取得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都能根据形势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正确的政策和方针,指引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我们党紧紧把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主题,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口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世界社会主义方兴未艾、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国际局势,面对中国百废待兴的局面,我们党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和广大人民的意愿,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党紧紧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往直前,开拓进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对我党提出的新要求。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潮席卷全球,无论何种组织都无法置身事外。作为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发展,全面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党必须借鉴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建设高效灵活的学习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原来主要运用在企业管理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精干、灵巧、信息化、层次少、柔性高、应变力强,能不断自我学习和创新,充满活力与创造力,不断自我超越,能持续开拓未来的组织。这种组织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终身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四是强调“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还十分重视每个成员的创新精神,认为组织的活力来自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具有上述优点,这种组织形式很快被许多政府和企业所采用。事实证明,学习型组织的一些组织原则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否则会流于形式化和空泛化。是否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应该是判断学习型组织成败的关键性指标,具体来说有四点:一是党组织的学习力不断增强,每个党员目标明确,学习能力提高,勇于挑战自我,工作业绩突出。二是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有一个保证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如组织活动制度,党员议事制度等。三是党组织的创造力不断增强,表现为有创新机制、创新典型、创新成果。四是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突出的工作能力。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应循序渐进,先重点突破,再全面展开。首先要在全体党员中宣传和确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大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这项参与性要求很强的活动中来;其次,要提倡科学正确的学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取得成效,不能赶时髦装样子走过场;再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创建活动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最后,要完善各种考评制度和激励措施,学习型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使创建活动制度化,并把各种责任落实到人,与奖惩措施挂钩,营造有序竞争、友好互助的环境氛围。
学习和创新是新时期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两大“法宝”,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学习和创新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使他们制度化和常态化,有利于巩固学习和创新的成果。在过去的95年里,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先进性,如今随着全国各地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热潮的兴起,将使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和创新活动更加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活力,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作者单位:绰尔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