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太民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为新时期林业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入推进森林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绿色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森林文化的内涵
森林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这里所指的森林,包括森林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千百年来,人类与森林朝夕相伴,当人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不同需求去认识森林、反映森林、利用森林的时候,也把自己的人格与感性融入了森林。可以说,森林文化是人们不断认识、调整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因此,在森林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中,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自然和文化为基本要素,把人融入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森林文化的最高境界。
森林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反映。森林文化孕育并诞生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之中。它以森林为载体,将丰富多彩的物质成果和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客观而朴实无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在不断重复、充分得到物质与精神享受的同时,产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而这种无数次升华与积累所形成的文化,其价值已经远远超出其自身。这就是森林文化形成的全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森林文化总是以其固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侧面。
二、森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森林文化产业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森林文化的公益性极强,其文化载体如森林公园、草原绿地和文化成果(如森林景观、森林艺术、森林体验),以及生态防护都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效益。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应当注重森林文化的开发和内涵的拓展,要从森林固有的特点,提炼出包容和谐、坚毅顽强、文明进步等精神品质,推进林区精神文明建设。森林文化中的许多元素,传承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明,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妥善保护和发扬光大。对民俗文化中关于森林文化的成分,如古树名木、节日庆典、旅游文化节等,应当加以合理的引导,使之继续服务社会需要。明确森林文化行业的管理体制,并积极发挥对森林文化行业的指导作用,是保证森林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引导全民共建共享森林文化。推动森林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建共享。要积极推动宣传教育,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森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以学校、公园、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基地,推动森林文化教育,普及森林科普知识、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绿色生活。要努力开发精品项目,如生态旅游、森林体验、森林疗养、森林食品等,使森林真正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使老百姓感受到森林文化的弥足珍贵,从而自愿投入森林文化的建设和推广中。要主动搭建公众参与平台,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创造绿化造林、参与森林公园保护区管理等便捷、有效的方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渠道支持、参与森林文化建设。
(三)森林公园是森林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我国的森林公园尤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风景资源,拥有众多体现大自然杰作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活动所遗存的人文景观。这些资源是我国壮丽河山的精华,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是国家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垄断性资源,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是我国生态文化中的精髓。更多的森林公园则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绚丽的森林景观、优美的森林环境构成多样的森林生态文化。如花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松文化、森林民俗文化、各种动物文化等等。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和生态文化建设市场潜力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扩大精神文化消费的热点。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森林旅游的需求量将达到12亿—15亿人次,同时,人们的旅游方式也将不再满足于“走马观灯”式的观光旅游,而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森林、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感受各种生态文化魅力的“知性之旅”。而森林公园以其综合生态地位和文化功能正好满足未来需求,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将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作者单位:吉文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