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形成要素,是企业在长期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观念、精神传统、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隐形地存在于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心灵之中,实现由“心”到“行”的统一,由个体到整体的融合与升华。小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而对转型跨越发展期的企业经济来说,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进企业转型、实现和谐发展,同时以企业发展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向心力,是企业转型的良好推动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职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企业要发展、转型,关键是要靠有知识、有技能、有效率的人。建设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新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企业的主流文化,通过与传统文化的整合,必将成为既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又与企业建设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各级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度和社会舆论的关注度,进而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事实上,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明确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企业转型发展无疑是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职工个人的利益,但是,在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会有人员资源等相关调整,人心浮动。企业文化建设是转型期的动荡的精神保障,让大家信任企业,能够不断提供巨大的激励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在集体智慧中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内生力,为企业转型延续更多发展机遇。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培育良好的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精神也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在企业的转型期,整个企业面临的是对前景的美好展望,突出特色做法、突出创新实践,推进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岗位操作规程、精细化示范岗建设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无疑有助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中以员工为主体,开展人文活动、培育员工的心理和文化追求。在企业转型期发展的同时,让职工自主、自信、自爱、自新。提高其创造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驱动力,注入崭新的活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约束力,为企业转型发展维护良好内部秩序。
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规范作用,企业文化规范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规范。当企业文化上升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种规范就生成无形的约束力。它让职工明白自己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些软约束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竞争力,为企业转型发展吸引人才和资源。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对员工具有很大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投资人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亟需开展更多生态和富民产业链的转型企业而言,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吸收资源和人才的竞争优势。企业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企业的“软件”—企业文化建设,改变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通过了解企业近期和长期的工作规划、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等企业的具体内容,引导员工将个人的得失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上下同心协力的局面,才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宏伟,任重道远。近年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创新型团队,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在不断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继承和创新的辨证统一中前进的,只有尊重传统、面对现实、改进创新、探索新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李锡智 (作者单位:绰尔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