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何康红
春节过后,闲暇下来的妈妈,又把她存放的一个旧盆和泥土倒腾出来,浇水、松土、平整平整,开始席菜秧了。
妈妈席菜秧由来已久。甚至打我记事起就开始了。那时候我们在巴升河林场居住。一进园子的两个池子就是妈妈席菜秧的专属之地。大概有四五米长,一米多宽,用木板围上,上面用粗壮的柳条搭拱,用来支撑遮盖物,下面的土是筛出来的细细面面的净土。里面拌上上等的农家肥。等开春的时候,开始席秧苗。能在外面的池子里直接席的通常是大头菜、卜留克等皮实的蔬菜,而一些精细的菜,比如黄瓜、辣椒、西红柿则要在室内提前席上。等外面的气候适宜了再移到池子里分开栽种。一直到过了无霜期,它们才被真正移到大地里,到自然的环境中生长。
就像现在一样,那时候,每到过完年,妈妈席菜的秧盆就大大小小放满了一窗台。
刚开始席的时候,盆子上要遮盖一层塑料布,保持里面的温度,定时浇水。几天以后,看到小苗顶着种皮破土而出,一盆盆的菜苗露出来,家里就多了几分春光,也多了几分希望。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秧苗落籽后,太阳出来了,要把遮盖在池子上的棉被掀开,照射阳光,提升温度。傍晚,要不等太阳落山,就赶紧盖上保温。如果哪天一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受伤的菜秧即使缓过来也误了时节。当然,勤快的妈妈是极少出现这种失误的。那时候,每天放学我就要跟着妈妈拉扯棉被,细心地为秧苗盖好、压好棉被,以免大风掀起。席菜秧期间,还要在外面晒上一大缸水,困好了以后,傍晚之前浇菜苗。这一套下来,得好一会儿功夫呢。
小时候,我心里常常埋怨妈妈为什么总是这么费事的席菜秧。因为我看到有的人家根本不费这个事。我们家费劲巴力看管菜秧的时候,我们邻居有个婶子就趴在杖子跟你聊天。等我们家菜秧下地的时候,她就来了,看看我家栽完了,把池子里剩下的那几棵全部要走。每每这时候,我就像劳动成果被窃走了一样的不舒服,忍不住抱怨。而妈妈说:“咱们宁可多费点力气,也不愿意舍着脸去这家哪家要。再说,捡人家的剩,菜也长不大。”这也是,自己家秧池中苗可劲挑着栽,这是要也要不来的。
是啊,妈妈就是这样的过日子方法。打我记事起,大白天就没有看到妈妈有片刻的清闲。冬天领着孩子们捡柴禾、截柈子,春天翻地、种菜,夏天采猪菜,秋天起土豆、采蘑菇……
这些活计中,妈妈最用心的还是地里的“伙计”。妈妈刚成家的时候,是在局址生活,人多,耕地有限。搬到林场以后,妈妈面对大面积可以耕种的土地,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春天的菜秧、夏天的垄田、秋天的果实、冬天的窖藏……每一天都乐此不疲地忙碌着。
“你看看何婶家的地,一根杂草也没有!”“你看何嫂家的大头菜绿油油的,都抱心了!”路过我们家菜地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夸几句。每年,家里的园子都会迎来一些参观和求教的大娘大婶们。“何婶,该不该种苞米了?”“何婶,你看我家的菜秧子咋长的那么单细呢?”妈妈成了种菜的行家里手。
是啊,大兴安岭无霜期短。庄稼们有限的生长期内,需要人力提前准备水、肥,时节是一刻也耽误不得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如果地里的收成不好,一年到头,就只能吃土豆了。而吃上点带叶子的蔬菜,该是多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事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管春夏多么辛苦,一到秋天,豆角爬上架、茄子打提溜、柿子红彤彤,这些景致让任何人看着都喜悦。忙碌后,颗粒归仓,是安安心心过冬的家庭主妇最大的欣慰。
也许,就是这种付出而得到的回报在妈妈的骨子里刻下了幸福的烙印,以致她虽然暮年仍乐于耕耘垄田,她说:“自己动弹动弹就能有收成。”而我觉得,妈妈收获的这些蔬菜,不仅是节省了买菜的花费,更让儿女们收获了舌尖上的甘甜。在一年一年的耕酝和收获中,妈妈靠勤劳、朴实、汗水、节俭丰盈了自己的生活,也教给我们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像她手下的秧苗一样,不愧时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