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红
周末,我约上同事一起去山脚下挖婆婆丁,这里有一块撂荒多年的菜地,土层肥厚、土质松软,非常适合婆婆丁生长,一片片婆婆丁长得又大又嫩。
婆婆丁对生长环境几乎没什么要求,它适应性极强,种子飘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甚至是石头缝里,到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即使在石头缝中它也能生长得蓬勃旺盛,就连房屋外的墙壁和水泥地面的衔接处也常常会冒出几棵婆婆丁来……
我家住平房的时候,园子里有一块高坡朝阳的地方,每年春季,那里的几棵婆婆丁早早就发芽了,野外的才露头,园子里的就能吃了。母亲知我好上火,离不开婆婆丁,就将那块1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留给了婆婆丁,并定期给它们除草。婆婆丁的种子无休眠期,花期一过,一把把小伞落在裸露的土壤里,一场雨过后,它就生根发芽了。
婆婆丁通过地下的葡萄茎分蘖,每年还会长出很多新的植株来,只两年的功夫,那片地里的婆婆丁就从最初的几棵,连成了一大片,春夏两季左邻右舍都来挖着吃。曾经,我还担心它会被挖绝,但事实上是,只要婆婆丁的根系不被破坏,它的繁殖速度,完全能抵得上你的采集数量。
婆婆丁又名蒲公英,自古中医就把它用作清热解毒的良药。婆婆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抗癌的作用,享有“百草之王”和“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对乳痈红肿、疳疮疔毒都有疗效。婆婆丁还有一个名字叫“下火草”,对咽炎、牙龈肿痛、扁桃体炎效果尤佳。
婆婆丁也是药食两用的绿色食品,是林区人最喜爱的山野菜之一,对于动不动就爱“上火”的我来说,婆婆丁早已成为我春夏两季餐桌上的必备菜肴。婆婆丁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蘸酱、包馅、炝拌、煲汤、炒鸡蛋等。春季刚出芽的婆婆丁苦味小且鲜嫩,入口还有丝丝甘甜,用来蘸酱既不流失营养,也最能体现它的原汁原味。我最喜欢吃的是炝拌婆婆丁,将婆婆丁洗净切断,放少许盐、生抽、醋、香油,再调上些蒜末,吃上一口,唇齿间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夏秋两季的婆婆丁苦味重,口感也会差一些,但这两个季节的婆婆丁药效最佳,这个时候可以将婆婆丁晾晒或炒制后用来泡水,婆婆丁水是消暑明目降心火的良药。吃不完的婆婆丁可焯水冷冻,用来包馅或蒸回锅肉吃。
婆婆丁性寒,寒性体质的人一定要慎食,过量食用会伤及脾胃,生吃可与葱蒜同食,既调味又能中和它的寒性。爱上吃婆婆丁后,我多年不愈的浅表性胃炎、咽炎都有所好转,乳腺增生也不治而愈了。
从药堂到餐桌,婆婆丁是最普通的草药,亦是最普通的食材,它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以它的大爱无华,赢得了众多文人的赞美。复旦大学经济硕士、诗人左河水写的《思佳客.蒲公英》,最能体现婆婆丁平凡无私的品质。“弃落荒坡依旧发,无缘名分胜名花。休言无用低俗贱,宴款高朋色味佳。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