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杨树地区,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葡萄大王”,他叫汤继森。从2002年,他就迷上了葡萄种植,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几乎与汤继森“葡萄王国”同步进行的,是他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决心和行动:出资建基地,搞培训,印刊物,推广新技术,向广大群众无偿提供信息咨询和苗木繁育的技术资料,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路。
“我虽然富了,但是最大的心愿是为乡亲们做点事,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汤继森说。
汤继森家三口人,妻子下岗多年,孩子上学,靠他一人微薄的工资生活。2002年,孩子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原本不算富裕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大额医药费使他不得不变卖了房子,搬到远离街里的大坝区。那里房子便宜,菜园大,他计划靠种植蔬菜解决家里的困难。当年冬天,他带孩子到吉林看病住院期间,看到了当地的新闻,慕名来到吉林农科所学习了葡萄的种植技术。2003年,林业局工会号召发展家庭经济,汤继森向林业局工会申请无息贷款3000元,当年试种0.4亩葡萄,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2006年喜获丰收。2012年,在林业局的扶持下,他种植的葡萄已达1.4亩,3个大棚,有6个葡萄品种,平均每个大棚葡萄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每年纯收入近4万元。
汤继森在种植葡萄上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的同时,及时把他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像他一样想发展种植葡萄的人,并在收获时期帮助销售葡萄,销售面积大约5亩。大杨树地区现已有10余户职工和群众由过去种植蔬菜改为种植葡萄。
汤继森利用工作之余不断给自己充电,增加农业生产新知识,了解掌握农业新信息。主动向专家取经,进一步掌握葡萄栽培技术。他在自己的试验田中一边研究,一边摸索,积极引进新品种,不断总结新经验和改良优质品种。
有些刚刚从事葡萄种植的职工群众,缺乏种植知识和技术,种出的葡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汤继森得知情况后,主动到他们家的田里,从最基本的葡萄扎法、施肥到打头、剪枝、施药等一系列生产程序进行手把手的传授,直至他们完全掌握了生产技能为止。当有人问他,你把技术都传给了他们,你不怕他们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吗? 汤继森笑着说:“我富了,不能忘了大家,看着他们用我给予的苗木,通过我传授的技术,一天天富起来我比什么都高兴。 ”
汤继森富了,但他没有忘记是林业局的扶持,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一直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苏洁 乌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