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柳乡今朝美如画

spring
2016-10-19
1250
         □ 宁红英
        深秋的晨雾,在河岸轻柔飘逸,南飞的大雁扇动着翎羽,在高远的天空飞舞着,油菜花在广袤的田野上恣意地铺出流韵的金黄,伴着丰收的甜美,大兴安岭的秋色愈发浓郁起来。
        清澈蜿蜒的河流、禽鸟栖息的湿地,色彩斑斓的森林,兴安岭的秋色美如画,然而今秋不与以往,当你漫步或穿行在兴安大地上,林区的美那么真切地呈现在眼前:一个个焕然一新风格迥异的小城镇,如雨后破土的春笋,洒落在青山碧水间,仿佛一幅幅金色画卷展现在美丽的绿色林海。
        西尼气林场是林区开发建设的发源地,是大兴安岭精神的诞生地。曾为林区木材生产和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如春风化雨,让被历史积尘遮蔽的林场蓦然显露出迷人的风采,一个崭新的标准化林场呈现在世人面前:低矮破旧的房屋被移平,新植了云杉、樟子松等品种各异的绿树,一片片拆迁区变成了美丽壮观的绿化带景观。一脚踩下黄土没膝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一盏盏路灯像威武的哨兵,俯瞰着这片红色的土地,一栋栋新建的紫墙红瓦砖房像描了边画了眉,在一排排绚丽多彩的木栅栏映衬下在街道两侧排列。
        如今这里美如画,那要感谢创造了这些美的林业干部职工,广大党员干部带领职工昼夜奋战在一线,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最新最美的景观,创造着崭新的、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顶烈日,冒风霜,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一个个共产党人在环境综合整治、植树造林中冲在最前面,一座座战斗堡垒在危房拆除、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动人心魄、暖人情怀……给生活以甜美。
        这里有冲在最前沿敢打敢拼,勇啃硬骨头的林区道德模范集体——图里河森林消防队;有帮助留守老人搬家、移烧柴的党员便民服务队 、青年志愿服务队 ;有群众心中的好党员张成财 、佟建平 、刘明昌,有和男同志一起奋战的“娘子军”,她们似绽放在兴安岭上的红杜鹃,以柔弱的肩膀为家乡建设挥洒汗水。还有家乡的草根雕刻师 、绘画师将森林文化 融入其中,制作的姿态迥异的“根”文化景观和一幅幅大气精美的新旧面貌对比的宣传板 、生态长廊 、壁画墙、文化墙, 错杂镶嵌在林场角落。站在这片美和梦想铺展的土地上,你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感动!“谁不说咱家乡美,最美不过红柳乡”这是西尼气林场老百姓对家乡巨变由衷的赞美。
        一丛丛红柳在阡陌间婆娑,一簇簇花影在民居院内摇曳,仿佛代表百姓的心声,牵情动意地倾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注视着家园每一天的变化,希望像一束灿烂阳光,照耀着像孟兆印、董喜才一样的百姓们的心头。遥想当年的破旧,喜看今天的美景,林管局级劳模、今年65岁的林场退休职工孟兆印落下了激动的泪水:“我在这板夹泥房住了一辈子,房顶还是灯笼板的,寒冬腊月,后窗要用草帘子封死;大雨一来,脸盆鞋子都漂了起来,倾尽一生的钱也不够重新翻盖,我做梦也没想到一分钱不花,就住上亮堂堂的砖房,还是共产党好啊!”70多岁的林场居民董喜感慨地说:“过去在盛夏雨后,垃圾横流,入冬污水结成冰山。现在好了,环境好,生活好,心情就好,这就是我们老百姓追求的幸福!” 触摸温暖的手,体会真情的心,一张张饱经风霜的的笑脸上有了安宁与恬淡的表情,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景象,群众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乡风文明的新风正在形成,职工文化活动室歌声悠扬,休闲广场舞步翩跹,霓虹闪烁的广场,老人们携手漫步,年轻人相依而行,孩子们尽情地撒欢儿……当我登上高坡极目远眺,林场仿佛是一副打开的金色画卷,红瓦屋脊掩映在崇山峻岭中。
        金秋的黄昏,一轮落日如水晶般高悬在纯净的天空,置身在这青山碧水绿洲之间,聆听美丽兴安的声音回响大地。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