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从友人那里获得一幅“中国候鸟迁徙图”,感慨非常,不由得又想起了老刘家的燕子。就在这时,老刘欣喜地告诉我,它们回来了。他扳着指头认定,是5月21日傍晚回来的。
老刘家住扎兰小城涵洞街,自家经营一“沟帮子”熟食店。几年前,一对燕子在他家门端的监控探头上筑巢安家。老刘十分爱护它们,不烦它们闹,不嫌它们便溺,随时清扫地面。他说燕子是益鸟,是喜鸟。于是我也常常来看这燕子,看它们飞进飞出,看它们报窝生育,接下来听喂食时小燕沙哑地呼叫,再看雏鸟沿窝边站成一排……秋天了,燕窝空了。第二年春天,我会急着打探老刘,燕儿归来没?
今年扎兰屯春凉,我隔三差五问老刘,燕子还是迟迟未归,那幅中国候鸟迁徙图就是这时得到的。示意图彰显:中国候鸟南去北归,大致分为西、中、东三路,呼伦贝尔候鸟走的是东线,深秋南去要经过国内几大区域,有的还要继续南下飞过浩瀚无边、涛浪排空的南海,直达海南,甚至出国赴东南亚。实实在在是万里长征。春天一个折返,又是一个万里长征。“沟帮子”的燕子,就是这样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奔行着。
燕子此番迟迟不归,有何闪失吗?我自己嘀咕,没与老刘说。
它们终于回来了。
我又凝神候鸟迁徙图,这燕子飞过渤海,路过我的故乡胶东,笃定经过我的村子、我的家门。细想我也是一只鸟,我每次从小城往返故乡都要历经疲劳,以至有了几分怵意。可这燕儿,没有舟车,没有地图,没有导航仪,全凭一双眼睛、一对翅膀,竟能从大南方跨万水千山,洗暴风骤雨,总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呼伦贝尔———扎兰小城监控探头上的家,谈何容易!
我知道,它们靠的是信念,靠的是毅力,靠团结,更靠心仪。
傍晚,我站在探头下凝望披着黑白征衣、静立窝边的燕子,顿时肃然起敬。
我赞美燕子,赞美所有的候鸟,其实也赞美所有的留鸟。在冬季漫长寒冷的大北方,留鸟的坚韧和守候,同样令人钦佩和感动。鸟儿一生也离不开4个字:衣食住行。它们的衣食行,大体不必求人,依靠顽强的自力更生便可生存。但它们的住,却离不开人的帮助。它们只希望有一个环境无害的安身之处,地段无任何要求,自建自筑,祖传的建筑手艺从不失传,总不走样,也不会偷工减料。少时在故乡,几乎家家都有燕窝,那燕窝筑在草房土墙的椽头处,牢固得很。可在城乡皆钢筋水泥建筑的今天,人安居了,燕子却忧了。“沟帮子”老刘告诉我,他家燕子初次登门时,意欲在他家卷帘门上每日活动的钩子上安家———那里是安不了家的,老刘提醒式地驱赶,燕不解,急了,一起扑来啄他的头。老刘还是坚持好意,才有了监控探头上的燕窝。
爱和护本是两回事。我们每个人都要真正做到爱护燕子,爱护所有的鸟儿、所有的野生动物……(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