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追求的全部过程,即是举着—个幼稚的春天出走,背着一个成熟的秋天回家。
站立的树,不会因为躺着的影子而怀疑或改变自己。
从根的源头出发,走着,走着,每一棵树都成了站立的河流。
深秋的深度,远在落叶的丈量之外。
入冬之后,一棵树的沉默,并非语言的省略,而是表达的深化和思想的潜泳。
树,一生都以撑伞的方式,积攒并提供如水的绿荫,却一生也未曾掬过一捧,为自己苦熬的过程止渴。
习惯于撑伞的树,多像疼爱我们的母亲。
一枚果实离开枝头,有成熟的快乐,也就一定会有成熟的忧伤。与其在一条河流的表情上分析流年,不如在一棵树的年轮里解读荣枯秘史。
一棵树,不会因承受了凋零的苦,而后悔当初发芽的选择。
树木向上的力量,是在根须不断深下的探索中形成的。
人,也是一棵有根的树。
如果说,一棵树就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那么,一片森林就是一座会发芽的城市,一部青翠欲滴的成长史。
漂泊的心,总是喜欢在发芽的城市里寻根……
一棵树,不会因为叶片纷落而影响自己站立的姿势;
离开根须的苦苦求索,何谈一棵树的春华秋实。
树的一生因坚守而底气十足。阳光温暖花朵的疆土,露珠洗亮叶子的音符;春秋加宽年轮的道路,泥土放大根脉的版图。
春天来临,让一棵树急于出发的心情有了起飞的感觉。
人也和树一样,所形成的高度,永远靠根须于低处执着而深入的掘进来支撑。
风吹落叶,并不代表一棵树走向沉沦。
叶子在枝头的抒情,离不开根脉深处的积累。
在一棵树的感受里,落叶无声,却远比新芽和花朵引爆的日子震耳欲聋。
(王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