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脱贫路上砥砺奋进的足音

王琦
2020-06-08
2228
 姜旭东
       牙克石市库都尔镇库原社区有居民1610户,人口3733人,其中社员333户851人,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8人都居住在库原社区。慢慢扶贫路,真情映初心。坚守在这里的扶贫干部与贫困人口在党的扶贫政策感召下正在进行着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
       庭院经济咏唱感恩之歌
       4月末的一天,我们跟随扶贫干部走进了库都尔镇库原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苗成金家院落。75岁的苗成金正在院落的空地上搭建鸡舍,忙碌中的老苗见到我们便热情地迎了上来。他信心满满地说:“去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养了43只‘溜达鸡’,种植400平方米大棚蔬菜,收入了4230元。今年要养溜达鸡100只,争取增收一万元。”
       “帮助解决销路是支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措施。去年的大棚蔬菜和‘溜达鸡’大部分都由扶贫支队大兴安岭电视台员工爱心订单购买了。”库都尔镇党委副书记李志勇说。
      “ 前几天,我们在为苗老兄联系鸡苗时得知,今年受疫情影响,鸡苗的供应量减少,价格较去年偏高,成为今年发展庭院经济的难题。我们正在与扎兰屯等地鸡苗孵化大户联系,希望通过从外地引进鸡苗克服这一难题。”扶贫支队帮扶干部向我们介绍。
       据了解,库都尔镇党委政府在支持贫困户和社员壮大庭院经济过程中,包括扶贫支队、驻村工作队、市镇两级帮扶干部共计18名党员实行结对帮扶,从帮助选择种植养殖品种,帮助实施科学种植养殖,到帮助销售农副产品,形成了一整套帮扶链条,确保贫困户和社员的稳定增收。去年,通过内蒙古大兴安岭电视台“律动兴安”新媒体平台发布库都尔镇库原社区“农副产品公益广告”,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兴安岭电视台员工和社会爱心人士以爱心订单形式购买库原社区贫困户和社员的农副产品,实现增收5万余元,初步破解了库原社区农副产品销售瓶颈。
       曾经的苗成金患有严重心脏病和风湿性腰痛病,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苗成金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多次到他家,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帮助寻找脱贫途径。苗成金本身就是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只是由于身体原因,多年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帮扶干部通过调查认为,他有农业生产经验,利用庭院的空地发展种植养殖业,身体能够适应。说干就干,帮扶干部与苗成金一道搭建棚舍、选择种植养殖品种。苗成金精心劳作,收获着希望。他使用农家肥,培育出有机蔬菜;他饲养的“溜达鸡”肉质鲜美、深受欢迎。去年,他家的蔬菜和“溜达鸡”上市销售得好,使他增加了收入,也为他增添了致富的信心。
       走出苗成金的小院,我们一同来到扶贫沙棘林。
       据库都尔镇党委书记李宝忠介绍,库都尔镇党委政府在谋划产业扶贫中,根据当地资源地缘优势,落实了100亩沙棘林的扶贫产业项目,由源天玉饮品公司负责种植、灭虫、施肥等技术支持,并负责按市场价格回收沙棘果。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认领了2亩的沙棘扶贫林。2019年每个贫困户收入3600元,每个贫困边缘户收入3000元。
       辛勤耕作奏响希望之歌
       我们走访的第二位贫困户是65岁的陈树成。扶贫干部说,这个时间应该是陈树成在他家菜地里忙活的时候。然而,来到陈树成家菜地却没有见到他的踪影。扶贫干部刚要通话联系时,便听到电动三轮车的声音由远及近,只见一位庄稼汉打扮的瘦老头驾驶着电动三轮车疾驶而来。
      “实在是太拉风了,一准是陈树成。”扶贫干部笑着说。
        停下车后,陈树成眯着眼睛认清我们。向他说明来意后,他的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陈树成打开菜园的门,从电动车上拿下耕作工具,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一亩三分地。
        陈老兄一边与我们聊天一边翻地,一招一式间透出“农把式”的娴熟。他告诉我们:“去年秋天,扶贫支队大兴安岭电视台和帮扶单位牙克石市党校为他购买了2000棵返魂草根苗,加上他自己培育的5000棵根苗,种植数量达到了7000棵。”
       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恭连说:“我们在走访入户时了解到,贫困户陈树成和苗成金都有种植返魂草的意愿,经过对当地草药市场的调查,近两年原林地区返魂草鲜草收购价格稳定在1.7元一市斤,去年一度还达到过2.2元,每棵返魂草的收成都在1市斤以上,市场前景看好。通过多方联系卖返魂草根苗的种植户,综合考虑,最后决定在原林当地选购,因为原林当地的返魂草种植大户负责教授贫困户种植技术。”
       说着说着,陈树成就把我们领到了他的返魂草种植地里了。原林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颜世清自信地说:“返魂草,是脱贫草,也是致富草,一次栽植,年年收获,既能美化乡村,还能永续利用。”
       陈树成患有糖尿病,妻子牛力云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夫妻虽然身体不好,但始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辛勤劳作,原来由于销售的问题,生活十分窘迫。
       库都尔镇党委落实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帮扶单位+镇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社区党员的精准脱贫责任制,于是,陈树成的一亩三分菜地有了新希望。帮扶干部帮助他协调接入电力、安装浇灌设施、帮助他销售蔬菜、安排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一系列暖心的帮扶举措让他坚定了劳动脱贫的信心。
       在田间地头,陈树成谈起他种植蔬菜的体会。选择品种要讲究口感;要施农家肥保证放心菜;要有保暖措施,早上市、受欢迎。他的蔬菜保暖措施,就是拾捡来的废旧泡沫箱,每天夜间把菜苗盖上,防冻保暖,益于生长。
       盛夏时节,陈树成的一亩三分菜地将生长出豆角、倭瓜、辣椒等十多个品种;秋初时节,土豆花将伴着大头菜、秋白菜怒放。
       攀谈中,陈树成话语间流露出对扶贫政策的拥护和感激。他的愿望是,他种植的蔬菜、返魂草和他管护的沙棘林都有个好收成。朴实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来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晚年生活享受幸福之歌
        71岁的付桂兰老人虽然两次复发脑梗,但始终保持着干净利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虽然一个人生活,每年秋季依然会晾晒干菜,腌制酸菜和咸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整洁的墙上挂着励志的字画,贴着健康扶贫宣传画,扶贫明白卡也是十分的醒目。邻居张大姐说:“由于脑梗原因,付桂兰老人对不熟悉的人见几面都不记得,偏偏对扶贫干部记忆犹新,常常念叨。去年冬天牵挂驻村扶贫干部冷,多次邀请到她家去居住,说,‘我家的火炕暖和,别让党派来帮咱的干部冻着!’”
       2016年付桂兰享受到了遗属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
       2017年她的住房和院落得到了维修。同时,开展文化扶贫,为老人免费安装了电视机,办理了有线电视储值卡,室内挂上了励志字画。党的扶贫政策为付桂兰老人营造出了一个窗明几净、整洁温馨的家。
       2018年政府为她代缴了医保保费,为她签约了家庭医生,在家就能享受免费体检;2019年“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持续实施,付桂兰老人获得收益2144元,领取了土地分红1700元,粮补2873.31元,获得了沙棘林看护劳务费3600元。
        几年来,扶贫支队大兴安岭电视台、帮扶单位牙克石市法院等各级组织开展节日慰问,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每年入冬之前付桂兰家和其他贫困户一样都会收到镇党委送来的2吨过冬煤。
        付桂兰老人说,每天早晨她都会与几位邻居老人边散步边拉家常。
      “信步遛弯、安享晚年”党的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把幸福生活的甘露送到了付桂兰老人的心田。老人的笑容发自内心,洋溢在原林人恬静的生活之中。
        病痛困境中相伴温暖之歌
        贫困户鞠德江于3月27日在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去世。妻子李秀君办理完他的后事还没有归来。我们只能到他家的门前寻觅他家脱贫的历程了。
        扶贫干部介绍说:“2019年5月下旬,65岁的鞠德江因胃痛,帮扶干部陪同他到牙克石市的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其病理结果出来后,医生建议他到外地治疗。办理转院事宜后,夫妻二人到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病灶切除手术,2019年8月返回原林家中。”
     “当时,看到鞠德江的气色不错,我们都很欣慰。扶贫干部还特意送去了赤峰小米和‘溜达鸡’,让他补身体。”65岁的老党员、合作社负责人颜世清介绍说:“当时,李秀君反映他家的火炕不热、火墙返烟,3名党员给他家运回了水泥、沙子,请了工人进行大修。夫妻俩十分感动,非得把从大连带回的苹果让我们品尝呢!”
       4年前因女儿病故,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鞠德江又得了抑郁症,身体和生活每况愈下。
       精准扶贫政策的阳光沐浴到了这里,帮扶干部一次次来到家里与老两口“拉家常”,并积极协调为老两口落实各项保障政策。一件件暖心的事,让鞠德江和李秀君又鼓起生活的勇气,开始了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鞠德江住院时,李秀君安慰老伴说:“小燕子絮窝,今天有了好生活。你要安心治病,好日子还等着咱呢!”朴实的话语,充满着浓浓爱意。
       自鞠德江患病以来,扶贫干部帮助他办理了转诊、入院,前期搜集相关核销材料,先后6次往返医保局办理报销药费事宜。鞠德江胃癌外出住院费用总计103884.62元,通过医保异地结算、大病核销、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兜底等为他核销了93496.16元,期间,未让贫困户出一趟门,按照健康扶贫政策要求核销了90%的住院费用,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下确保了贫困户因病不返贫。
       整洁的庭院、幽静的小路,党的扶贫政策温暖着这个困境的家庭。
       森防站点演奏出信心之歌
       一场细雨把原林点缀得更加清新。
       来之前就得知68岁的贫困户蒲啓文和杜淑岩夫妇到牙克石林草局森防站野外森林防疫点做饭去了,邻居为我们打开蒲啓文家的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院落,一尘不染的房间。就连室内连接到院落门前的照明线路,都固定在防水、防漏电的管线之中。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过日子人家”。
       在牙克石市林业草原局的帮扶下,2018年,蒲啓文夫妇开始到森林防疫野外驻点做饭,夏季工资收入是6000元,2019年达到了6600元。”
       去年9月中秋节前夕,扶贫支队帮扶干部还特意去看望了蒲啓文、杜淑岩夫妇,恰巧遇到林草局和森防站领导给他们送月饼。当时,林草局和森防站领导对这对老夫妻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前几天,库都尔镇党委副书记、镇级帮扶结对干部李志勇专程去牙克石看望了蒲啓文、杜淑岩夫妇。蒲啓文满含深情地说:“我很感激党,感激各级组织!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的家庭走出了困境;是各级组织的关怀,使我感觉温暖;是党的扶贫干部,给予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尊严!我很满足,也很幸福!”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蒲啓文、杜淑岩一家享受到了低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危房改造、扶贫救助金等各项扶贫政策。住房、院落修缮一新,室内悬挂上了扶贫电视机、励志字画,免费的有线电视节目让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时常说:“拼搏了一辈子也想不到的生活,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实现了!”
       库原社区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坚守在扶贫一线,库都尔镇党委抽调9名党员驻守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帮扶单位的党员结对帮扶,扶贫支队党组织把帮扶工作镶嵌在攻坚克难、助力持续发展上。一面面旗帜、一颗颗初心、一份份情怀,在这里耕耘着收获的希望。
       党建引领、党员带领、党旗飘扬,用心用情、精准发力、执着坚守,库都尔镇库原社区正在演绎脱贫攻坚、勇往向前的华章。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