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粽叶飘香

朱容颉
2017-05-26
1949

我喜欢过端午节。想想门前挂红纸葫芦,饭盆中有煮好的茶蛋,饭锅里热气腾腾飘香的粽子……当然,还要去河边洗脸、爬山……那一幕幕,总是令人陶醉!

家乡山村小镇过端午节,早晚气温还很凉,但小镇郊外的远山、森林、草地、河泡的景致已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特别适宜人们踏青游玩。所以,在端午节临近的日子,心就开始飞扬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过端午节,我正是十八、九岁的豆蔻年华,好玩好动,精力充沛。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就去爬山,联络十几个伙伴,手提“三洋”牌录音机,包里背着啤酒和熟食,带着手电筒,前呼后拥,兴高采烈地跑到居家不远的山坡树林里抢块地盘,喝酒、唱歌、跳舞闹个通宵。待天蒙蒙亮,来爬山的人们络绎不绝,山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时我们则下山回家睡大觉了。老辈人讲,端午节那天起得越早爬得越高越好,起得早预示一年身体好,爬得高代表生活越来越富裕。借着端午节爬山玩,说是图个吉祥,我们一帮小伙子心知肚明是为玩,为了疯玩找借口糊弄父母而已。在父母千叮咛万嘱咐注意安全的话语里,我们也听得出父母识破我们心里那点小猫腻的话音。可从心里真心感谢父母能理解我们,让我们青年时代的端午节过得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各家还有在大门口插艾蒿、拴红纸葫芦的习俗,据说可以驱蚊辟邪。这个时节,家乡的山上已开了很多野花,有些女孩子把采来的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飘然从山上下来,如同仙女下凡,非常漂亮。如今女孩子不再采山上的野花了,因为每当端午节的早晨,林业资源管理部门都出动生态保护宣传车,来到青山脚下,停在川流不息爬山人的当中,用高音喇叭教育地区游玩群众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有效果,外地回家乡的、生活本地的群众端午节爬山踏青留下好习惯、好传统,游玩回家只留下脚印,带回照片。

我家门前的艾蒿都是我在端午节头天从野外河边采回来。路过繁华市场买几个大大小小的红纸葫芦,在端午节早晨出门前,将大红葫芦挂在面向房屋的仓房门框两边,把小点的纸葫芦系牢在艾蒿杆上,插在临街的大门框的两侧。待游玩回家走进胡同,可看见家家户户门框都插着艾蒿,上边挂着葫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去河边洗手洗脸是有讲究的,是在游玩下山后,要用手搓艾草后,再蹲在河边洗手和脸,据说这样可去污秽,能辟邪,一年事事顺顺当当。洗脸的河水很清,清澈见底,虽然洗手和脸的人多,但因是流水,所以河水始终清澈。按长辈的说法,从爬山、采艾草到沐浴的时间不能等太阳出来,完成这些事,要在太阳出来之前赶回家里。在回家的路上,空气里弥漫煮粽子的香气。

端午节早餐的主食是粽子,粽子用新鲜的竹叶包的,有糯米和大枣粽子,也有糯米和肉包的粽子。无论哪种粽子,味儿都是清新香甜。早餐还会备有在粽子锅里煮好的鸡蛋,带着粽叶特有的香气,每次母亲都会说,要多吃一个,这种鸡蛋能够强身祛百病。估计这是母亲对儿女的一种向往和期待吧!

端午节,我更多的是留恋阖家欢聚,笑语欢天的氛围,还有门前插艾草,吃粽子的浓浓温馨乡情……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