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芬
糖果是孩子的最爱,那是因为人类舌头上的味蕾最喜欢甜味儿,能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过年时,我看着糖盒里那包装精美的各式糖果,不禁回想起旧时岁月里那些关于糖的故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糖的品种单一,除了白砂糖,就是那种没有外包装的光腚糖。这种光腚糖曾被视为奢侈品,在供销社被当作宝贝似的装在透明的大肚子玻璃瓶里,被放置在高高的柜台上,我曾无数次踮起脚尖,用手使劲地扒在柜台边上仰望这充满诱惑的糖果,那些红色、绿色、黄色的小圆球是那么的晶莹剔透与香甜诱人。
那个年代,糖不是一般的食品。奶奶病倒了,母亲会每天都给她冲碗白糖水服药,我们平日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会喝上一杯糖水。那时,只有产妇才有资格吃到红糖,母亲在生弟弟时,家中准备了一包红糖,我帮忙给母亲端水送饭,她总是让我先尝一尝,当品尝到甜蜜无比的红糖水后,我对那黑乎乎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捏了一点儿放进嘴里,真的是香甜无比,我一会儿捏一点儿,一会儿捏一点儿,不知不觉中一包红糖已经见了底。我非常害怕被大人发现后挨训,然而善解人意的奶奶并没有训斥我,但是我一直为自己的馋嘴而心存愧疚。
我结婚时家中寄来了大枣与花生,那会儿,我们没钱买喜糖,这红彤彤、甜滋滋的大枣就是喜糖的替代品。后来,糖精又成为白糖的替代品,我给孩子们烀土豆要放糖精,蒸发糕也要用糖精,就连孩子们喝的糖水大多时候都是用糖精冲的,因为糖精物美价廉。
改革开放后,糖的种类开始多起来,除了白砂糖、光腚糖,还有包有糖纸的水果糖和花生糖,都是用简单的纸包裹着,纸上印有简洁的图案,吃完糖后,女孩子们会将糖纸展平,夹进书里放好珍藏起来。
那时人们都是走街串巷地拜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上几盘糖果,水果糖是比较常见的,讲究人家会准备些“大白兔”“花生牛轧”等奶糖。亲朋邻里间拜年问候时,主人往往会给客人奉上一颗糖,亲情友情也便在这甜甜蜜蜜中浓郁起来。小孩子们也会借着拜年的机会积攒更多的糖果,好在新年期间吃个够。
近20年来,市面上的糖果种类层出不穷,包装花样繁多,漂亮的糖果包装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早已没有人再把它当成宝贝珍藏起来了,就是里面的糖又能引起多少人的趣呢?结婚庆典、逢年过节,人们虽习惯于用糖来渲染喜庆的气氛,但是糖的食用价值却大打折扣了,药用价值更是不值一提。
糖果的进化,见证了我国由物质匮乏走向繁荣昌盛的伟大历程。糖,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串联起一个个难忘的故事。